北京青年报
从慢性肾病到尿毒症,出现这五个症状,是肾脏在“求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4-08 18:47

肾脏是我们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能生成尿液、排泄代谢物,又能调节人体电解质浓度,对稳定机体内的环境、维持新陈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如今,很多人都出现了肾脏问题。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长期的慢性肾脏损伤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根据肾脏损伤证据和肾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进行诊断。CK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一部分患者会慢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也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尿毒症。

而尿毒症则是所有肾病的终末,一旦查出,除了终身透析以外,就只有换肾!

尿毒症是怎么来的?

要知道,尿毒症并不是一朝一夕得上的,它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过程。

肾病发展的危险三部曲

慢性肾病

临床中,诊断为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

慢性肾衰竭

当肾功能不断变差,慢慢地就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评估肾脏功能可透过肾小球滤过率(GFR,即肾脏清除血液中废物的效率),滤过率越高即肾功能越好。

正常GFR值(单位为ml/73m2/min)是90至100,可把100视作肾功能的100%。如肾功能低于60%的情况或肾脏损伤的现象(包括蛋白尿、血尿等)维持超过三个月,就可视为慢性肾衰竭。

按照最新的国际指南,肾脏病根据GFR和ACR的水平进行分级,也就是说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微量蛋白尿的水平进行分级。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从肾功能的角度,CKD按照GFR水平分为5期。

尿毒症

也称为终末期肾衰竭。这个过程有可能非常隐匿不易被发现,以致多数患者发现生病时都为时已晚。

尿毒症并不是如字面意义上那样尿中都是毒。

实际上恰恰相反!

尿毒症是因为肾脏功能衰竭不能排出代谢废物,导致没有尿或者有尿但是尿中却没有本该排出体外的“垃圾”,使得这些有害物质堆积在人体内造成危害的疾病。

麻烦的是,肾病是一个“沉默杀手”,就算它受伤了,你可能也毫无感觉。

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人来说,早发现至关重要。

出现5个症状,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肾病的发生可能是悄无声息,如果出现以下4个征兆,很可能说明肾功能已经受损,最好及时就医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01

排尿异常

①尿量减少,夜尿频繁。一般来说,如果每天尿量少于平时的1/2,可能是肾功能严重损伤;如果每天尿量少于平时的1/4,需警惕肾衰竭的发生;如果夜尿经常超过2次,也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

正常成人

24小时尿量1000~2000ml。

24小时尿量大于2500ml称为多尿。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少于17ml/h称为少尿。

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则称为无尿。

造成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肾脏过滤功能下降,很多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此外,小便泡沫多,就是尿中蛋白含量高,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慢性肾衰竭信号。

②出现蛋白尿、血尿。当肾脏受损时,容易出现蛋白尿,即尿液中含有大量不消散的泡沫。如果肾脏内出现炎症、结石、肿瘤或血管破裂时,血红细胞将会随尿液排出,形成血尿。

02

身体水肿

肾功能受损后,容易造成水钠潴留。首先表现为晨起眼睑、面部等轻度浮肿;如果出现严重的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且伴有腹水时,很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03

食欲不振

肾脏是排毒器官,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功能的衰退,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能力也会日渐降低。这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引起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病情加重时还会恶心、呕吐、腹泻。

04

头晕乏力

肾脏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当其受损时,这种激素生成会减少,红细胞产生量也会下降,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05

全身性剧烈瘙痒

潜在尿毒症患者会出现全身性的剧烈皮肤瘙痒,并伴有不分季节的干燥、脱屑。尿毒症病人的肾脏功能受损,排泄出现障碍,毒素不能通过肾脏清除,人体的其他器官,比如肠道和皮肤排毒的能力会相应增加。我们经常能闻到尿毒症患者身上特有的气味,也是皮肤排毒的原因。许多代谢废物会附着在皮肤表皮,若清除不彻底会导致皮肤瘙痒。

这些常见的“伤肾因素”很多人也都忽视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尿毒症?

实际上,年轻人患尿毒症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一检查就查出是肾衰竭、尿毒症的病人也不是个例。由于肾病早期比较隐匿,常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肾功能损害时,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肾脏损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发现就是肾衰竭,甚至是尿毒症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年轻人不注重健康检查,同时还伴随着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1

不注重体检

相对中老年人,年轻人更少体检,而年轻人读书时期基本上零体检,工作后也常常仗着年轻,再加上工作忙,不重视体检,反而成了危险群体。从而无法较早地发现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也包括尿毒症。

2

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它在代谢时会产生尿素、尿酸、肌酐等物质,必须经过肾脏排泄。盲目过多摄入高蛋白饮食,就容易加重肾脏负担,久而久之可导致肾功能下降。一般来说,普通健康成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1.2g为宜。

◎爱喝浓茶:茶叶中含有氟,而每天摄入2毫克以上的氟元素就可能损伤肾脏。所以,茶叶虽好,但尽量少喝或不喝浓茶。

◎爱吃剩菜:剩菜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大肠杆菌,其中O157H7大肠杆菌可以释放一种毒素,导致发烧、腹泻、恶心、呕吐、休克,引发肾小管坏死,重症患者还会出现急性肾损伤甚至死亡。

3

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吸烟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作用,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结构,引起尿蛋白排泄率增高,进而损害肾功能,增加发生尿毒症的风险。

◎过度运动:运动对健康大有裨益,但需量力而行,盲目加大运动量反而可能造成细胞破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尿液呈现深褐色。如果肌红蛋白溶解过多,在通过肾脏排出时很可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

◎经常憋尿:尿液长时间滞留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尿路感染。而病原菌可能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诱发肾盂肾炎,同时长时间憋尿很容易导致体内的肾脏、膀胱等持续处于高压的状态,造成双肾盂积水,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最终会使肾功能受损造成尿毒症。

4

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织之间会相互影响,因此,一些疾病尤其是病程久、控制不理想时,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高血压:约18%的高血压患者最终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的长期刺激下,肾动脉会逐步硬化狭窄,造成肾脏供血不足,甚至逐渐萎缩,功能障碍。

◎高血糖:高血糖已成为诱发肾衰竭的第二大病因,它会促使血管基底发生糖代谢紊乱,造成毛细血管渗透压过高,从而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尿毒症。

尿酸浓度过高时易沉积在肾脏,形成尿酸盐结晶,甚至尿酸性肾结石,导致肾功能受损。有研究证实,血尿酸每升高60mmol/L,肾脏病风险增加71%,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14%。

来源:养生中国、健康时报、我是大医生、常笑健康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控制好1个指标,逆转糖尿病肾病,远离尿毒症
糖尿病网 2024-01-11
每天4只,一男子确诊尿毒症!正大量上市,网友:根本停不下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早期肾病不痛不痒,这几个症状要当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8-13
为什么得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年轻?身体给的暗示你能看懂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04-02
要谨肾 这个病来得静悄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