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警察学院丨评选2020年度优秀教师15名
北京警察学院 2020-09-11 18:03

9月10日,北京警察学院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和师德模范26名。

北京警察学院建校70多年来,始终与首都公安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北京市公安局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首都公安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里;警院聚全院之心、举全院之力,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面提升了办学实力。提升站位、服务大局,全力支援各项安保工作,全面检验了忠诚品格。严格管理、科学施策,抓紧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保证了校园安全。因时而动、及时调整,全面启动线上教育教学,有力维护了教学秩序。为表彰在过去一年里为学院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职员工,学院于8月份启动了优秀教师、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和师德模范评选工作。

经评审,共评选出15名优秀教师,他们分别是警务技战术部李秀才、公安管理系万亮亮、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王铮、侦查系李娜、法律教研部王理、警务技战术教研部李宁、侦查系宋淼、公安管理系张明、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夏建兰、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秦小钢、刑事科学技术系马铮、治安系郁欣、网络安全保卫系范晓明、公安管理系石敦峰、教务处孙作顺。同时,共评审出11位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他们分别是政治处赵维、道路交通管理系杨威、教育技术保障处张汉兵、侦查系伏伯忠、学生工作处张一然、办公室罗永平、纪委梁丽华、警察训练部秦超、公安管理系尚岩、科研处曲桂玲、教官团张俊霞。在此基础上,学院从以上26人中,评选出了10名师德模范,他们分别是警务技战术部李秀才、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王铮、侦查系李娜、法律教研部王理、公安管理系张明、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秦小钢、刑事科学技术系马铮、教务处孙作顺、道路交通管理系杨威、侦查系伏伯忠。

李秀才(警务技战术教研部):“教学练战研”融为一体的好教师

2014年8月到学院工作,现为警务技战术教研部警务技能教研室三级主任科员。

李秀才同志政治素质过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2018年10月,他主动担当,克服家庭困难和高寒缺氧等艰苦环境考验,代表公安部和学院赴新疆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送教任务,新疆警院和克州市公安局分别向学院发来感谢信,他的送教表现和无私奉献精神被充分肯定和赞扬,展现了良好的首都公安教师形象。

工作六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嘉奖三次、优秀公务员三次,集体三等功两次;两次获评学院“教学之星”。学院首届科技创新活动三等奖指导教师;华东地区警务技战术研讨会论文三等奖;连续四年主责学院厉豹散打队训练工作,为学院培养五名全国冠军,两次被评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优秀教练员”。

2019年7月至今,李秀才始终扎根教学与训练一线,教学成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竞赛成绩优异。他承担警务技战术各类教学任务达到436课时,其中学历教学268课时,新警及在职培训16课时,竞赛训练152课时。在疫情教学期间,他受教研室委托,针对技能课教学特点,深挖技能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创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能教学与训练方法,独创“三维一体”线上资源制作与运用模式,既保证了技能课程网络教学的质量,也提升整个教研室的教学效果。2020年 4月,他被评为“线上教学最喜欢的教师”之。

学术功底扎实,科研成果显著。一年来,李秀才完成院级重点教研课题《特警警械具使用》课程建设一项,同时,依托援疆反恐维稳送教三个月的经历,完成院级一般科研课题《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宗教管理与引导工作现状分析》一项,申报院级一般科研课题《“一带一路”视阈下的我国反恐工作现状及趋势研究》一项。参与院级重点教研课题《警务技能Ⅰ》网络教育课程建设一项,参编学院合格评估《警务技能实训教材》一部,学院《公安执法实务》课程建设“接处警模块”负责人之一,学院冬奥会查控培训手册主要撰写人,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第二作者论文一篇。

奖项评优争先,竞赛成绩优异。疫情教学期间,获评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之星”。2019年8月带队前往哈尔滨参加“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取得个人全国冠军一名,亚军一名,季军六名,第四次获得团体成绩全国第三名。

万亮亮(公安管理系):学生最赞的“教学之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专业在读博士,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行访学。公开发表论文14篇,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局级科研项目、院级科研和教研等各类项目10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公安部软科等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规划教材2部,曾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个人嘉奖2次。

在教学方面。第一,工作积极主动,承担大量工作。承担《公安人力资源管理》《警察公共关系》《公安学概论》三门学历课程的教学,以及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队伍执行力等在职培训专题,累计年课时量为236课时;第二,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2020年5月由学院组织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点赞”评价中位列第一名;6月由学院组织教学之星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之星”;第三,勇于创新改革,形成示范效应。在学院组织开展的一流本科课程评选活动中,申报的《公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被评选为北京警察学院2020年度优质示范课程,并推荐参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第四,探索教学模式,总结特色做法。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优异成效,特色做法已编入教务工作简报,进行公开分享交流。

在科研方面。第一,课题项目。在2019年度主持完成了北京市教委社科项目1项,院级科研项目1项,在2020年申报的项目中,作为主持人获得3个项目的立项资助;第二,论文发表方面,在2019年度公开发表论文1篇,出版规划教材1部;第三,学术交流方面,一是论文《公安机构改革:目标、动力与路径》荣获二等奖,并受主办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邀请参会。二是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公共管理与政治学骨干教师研修班,交流了互动式教学设计研究成果;三是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第二届京津冀公安院校合作学术研讨会;四是作为主办方骨干成员筹办了公安机关突发案事件应急指挥与实践研讨会。

在服务公安实战方面。在2019年,一是作为专家顾问组成员,参与了由公安部委托北京市公安局开展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修订专项调研工作,参与实际调研,并研提意见和建议;二是作为研究人员参与市局政治部专项工作,开展实际调研和调研报告的撰写;三是参加了国庆安保相关工作。2020年,参加了疫情防控东城分局警力支援具体工作。

在学院中心工作方面。围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心工作,一方面作为师资建设组成员积极参与学院层面的统筹工作,同时兼顾公安管理系的相关筹备工作;另一方面,勇于承担重任,临危受命,在全院基础课程《公安学概论》,也是评估专家必听课程,面临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勇于承担新课程教学,并认真开展教学设计,经过多轮磨课、试讲和公开课等环节,确保了教学质量,顺利完成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王铮(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潜心研究教学的“微课主讲人”

自2012年调入警院工作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16年、2019年),获个人嘉奖三次。2012年在北京市政府外事办组织的双语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2015年在全国公安文联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2019年在外教社、外研社教学比赛中均获三等奖;于2020年5月、6月先后荣获“北京警察学院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本科英语组)全国复赛二等奖(微课主讲人)。

2019年7月至今,王铮同志发挥模范作用,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思政部领导的关怀帮助下,注重理论学习,认真落实工作部署。一是立足本职,在承担两个教学班必修课的基础上,还完成了新开课《英语口译实务》教学以及“东盟警察培训班”课程翻译等任务,累计教学工作量达260课时。二是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在阶段性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克服家庭困难,服从安排,完成了五周的岗位查验值守和驻地备勤工作,做到了“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利用下夜班倒休时间,积极撰写支援感悟征文,并通过带班领导向学院防控联勤指挥部报送。支援期间共加班加点200小时。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较好地完成了大纲撰写、磨课试讲、学院磨课比赛、提交教学文件等工作,同时坚持与外请教师沟通联络,传达、商定有关教学安排,辅助做好教学方案文件制定。

在2019至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中,疫情防控支援、在线授课两头兼顾,利用勤务调休为学生补课,潜心研究教学和课程思政方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李娜(侦查系):忠心、精心、耐心、诚心、细心的老教师

李娜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海淀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2次,个人嘉奖9次,优秀公务员5次,优秀党员6次,学院优秀教师3次,市局优秀教师、优秀女民警各1次,被学院单独通报表扬2次。2013年获公安部“执法培训优秀课件”奖励并被法制局通报表彰。2017年被评为学院“教学名师”,2018年11月、2019年4-5月被评为月度教学之星,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和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被学院评为“教学之星”。

李娜热爱公安教育事业,始终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充分发挥熟悉公安法制业务的长处,坚持用科研促进教学,实现了教学科研双丰收。

本科教学中,李娜承担《刑事证据学》教学任务,2019-2020学年度,她先后为侦查学专业2017级3个班、2018级2个班讲授150课时(其中为侦查学合班授课折合160课时),为2018级刑技班授课32课时,完成五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辅导,总计完成学历教学任务折合200课时。疫情期间,她克服困难摸索将企业微信与网上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布置大量研讨题引导学生课下学习,及时评价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互动交流,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院组织的学生对教师点赞活动中,获评点赞比例在全校位居第八。

培训教学中,她不断摸索外警培训的现场教学模式,将《中国警察的执法办案程序》讲授与带学员参观昌平分局执法办案中心相结合,自2019年7月以来先后为孟加拉、东盟等4班次外警授课20课时(折合40教学课时),受到学员普遍认可。她还为新警及军转新警3个班次授课。总计培训教学折合48课时。

李娜曾主持完成公安部、市局、市教委课题及学院重点课题多项,2019年获批校局合作课题《公安机关基层案件管理工作研究》(研发期2年),目前正在继续研发中。自2019年7月以来,已经公开发表论文两篇,其中所撰写的论文《法治公安建设背景下基层案管组职能发挥探析——以公安派出所的案件管理工作为视角》 在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获评优秀奖,并作分论坛发言。在她指导下,学生李芳菲等研发的《校园暴力案件的证据研究》已获批国家教委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李娜作为一名老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意识,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义务,认真负责完成学院职能部门、系部交办的各项任务,从不打折扣。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小区的防控工作,并坚持到学院上班,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值班,受托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为领导排忧解难,受到大家的真诚认可和广泛尊重。

王理(法律教研部):以学生为主体,躬身立德树人

image.png

1980年出生的王理参加工作以来,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三次,优秀公务员四次,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公安局优秀教师。他主要承担学历教育《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法制实务》的授课任务;同时开发培训课专题《常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常见刑事案件与治安案件界限解读》。投身三尺讲台以来,王理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躬身立德树人,以“五个坚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生评教始终名列前茅,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被评为学院“教学之星”。

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本学期面临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王理老师坚持每次课前都认真进行备课,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坚持边授课,边整改,边提高,边固化。授课过程中不断调整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将好的设计点固化下来以适应在线教学的要求,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坚持学为用、练为战。实战导向、问题导向是王理老师一直以来坚持的授课理念。在授课过程中,紧密联系当前疫情阶段的热点案例展开讲解,针对目前防疫抗疫过程中出现的寻衅滋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阻碍执行职务等典型案例及时进行讲解,时效性强,学生乐于接受,参与度高。

坚持教学与管理双并重。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课堂,王理老师始终坚持课堂纪律不能松,课堂管理不能少。坚持每次课课前点名签到,每次课都随时、随机跟多名同学互动,互动无应答的同学记一次缺勤,以此保证每名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在线、在学、在思考。

坚持课程思政。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国内外抗疫防疫的时政新闻,坚持在每次线上授课的过程中设计课程思政点,结合时事展开讲解。

坚持学生主体。授课过程注重启发,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对于传授知识,教师更应偏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思维、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反复强调“以审判为中心”的执法指导思想的重要性,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市局各项中心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在完成在线教学任务的同时,投身抗疫防疫的一线勤务工作,圆满完成支援大兴检查站勤务任务,并抓获网上在逃人员一名,获得学院通报表扬。

李宁(警务技战术教研部):坚持教为用、练为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image.png

先后承担了《警务实战战术Ⅰ》、《警务实战战术Ⅱ》、《警用武器使用Ⅰ》、《警用武器使用Ⅱ》、《警用武器使用Ⅲ》、《特警攻坚战术行动》、《特警实战战术应用》、《狙击步枪战术运用》等学历课程教学任务,《枪支使用》、《实弹射击》、《战术应用射击》、《反恐怖综合战术》等司晋督、新警、外警、专项班、全国警务实战教官的在职培训工作。主持并完成了“标记弹分层级训练”、“处置具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战术方法研究”、“实弹射击风险因素分析及靶场安全控制研究”等教研科研课题。先后荣获两次个人三等功。

在教学培训工作中,认真备课,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教法得当,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严格落实警院教学工作规程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差、畏难情绪重的问题,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研究,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并由此进行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练习考试等一系列教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工作受到学生的好评。在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中,按照教研部的整体部署,积极参加建设工作,就警务实战战术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大纲、能力训练方案、考核方式、作业设计等内容逐一进行研讨,在系部课程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淼(侦查系):创新驱动、与时俱进

image.png

宋淼曾获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北京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公安局优秀教师、学院最佳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曾先后在学院教学之星、教案等多项教学评比中获奖,目前系学院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等专项建设负责人。

坚守教学岗位20年,宋淼本着公安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在学院疫情教学、本科评估、一流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具体包括:

一是积极应对疫情新挑战,取得线上教学创新突破。长期以来,宋淼在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均表现优秀。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积极贯彻学院关于疫情教学的指示精神,在全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的同时,克服教学内容涉密、形式传统等问题,创新推行云端教学实践活动,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热爱。

二是充分展现学院新发展,保证合格评估自信通过。在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宋淼作为联络组组长,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领联络组全体同志以饱满热情昂扬状态积极传递北警精神、用心讲述北警故事、努力展现北警发展,得到了全体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为学院自信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贡献了力量。

三是主动推进学科新建设,实现特色专业发展规划。作为学院新增特色专业的建设负责人,宋淼在发挥自身专业教学优势的同时,带领建设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在全面掌握专业建设时代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师资建设等各项学科建设工作,切实推助学院特色专业发展。

四是不断结合公安新形势,提升科研教研能力水平。在教学科研方面,宋淼紧跟时代发展和公安实战需求,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与相关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先后主持开展多项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主动提升自身科研教研工作质量,并努力实现科研教研成果的转化,真正做到服务实战、贴近实际、体现实效。

张明(公安管理系):兼权熟计,敬言敏行

image.png

张明,公安部教学名师,北京市公安局优秀教师,2019年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计划,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听党的话、读好书、做好事”是他的追求。

第一,立足本职,精益求精,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夯实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基础。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要求,完成《公安决策学》《管理思想史》等本科课程讲授和毕业论文指导,积极推进《公安决策学》课程建设研究;担任副主编,完成公安管理学专业实训教材编写工作,并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学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法律出版社出版),入选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

第二,围绕中心,突出实战,积极投身校局合作,服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一是在科研、培训中突出实战化。在课题选题、申报中,围绕首都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进行选题,要求实战部门骨干一道参加。主持完成与市局政治部党建宣传处合作的局级课题“‘90后’民警思想状况调研与对策建议”,研究报告获奖,受到市局政治部好评。二是积极服务首都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张明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市局政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2019年7月,他被抽调市局政治部,参与“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主题教育活动,与市局政治部党建宣传处一道,完成全局民警思想状况调查研究工作,完成高质量研究报告一篇,提交公安部。三是参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立法工作。2019年11月,他被抽调参加《公安机关政治工作条令》(建议稿)起草工作,建议文本大部分,被《公安机关政治工作条令》(征求意见稿)直接采用。

第三,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投身学院重点任务,确保万无一失。2019年学院大事多、喜事多。完成国庆70周年安保任务时,他被派支援昌平分局,承担添乘任务,在没有事先演练的情况下,排除困难,圆满完成安保任务。完成迎评促建任务。在学院和系部领导下,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全员参与,寒假和暑假不休息,完善各种档案材料。在专家进校期间,我借调政治处工作,参与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按照1天1期快报的模式,编发4期战时政治工作简报,积极宣传广大教师干部精神面貌,开展战时思想发动,受到领导表扬。

夏建兰(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image.png

自200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认真刻苦,积极主动,表现突出,共荣获学院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和优秀公务员荣誉称号5次,教学之星2次,学院公开课大赛一等奖1次。

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她积极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党性修养,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出色完成各项教学、科研和教学评估和外警翻译等多项工作任务。

在教学方面,她业务精通,治学严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自工作以来,每年承担教学课时200至300课时,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圆满完成了2018级本科交工1、交工2班的大学英语216课时的教学任务。她坚持以学生和教学为中心,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评价高。在疫情期间的网络课堂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保证保证教学有序进行,积极开展思政教学,学生回复积极,课堂参与度高。在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被评为“教学之星”。

在科研方面,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形成撰写专著、译著和参编教材,申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在学院教学评估方面,她担任学校本科评估联络员,并积极参与教研室集体备课,发挥老教师带头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并根据评估专家的反馈积极整改,召开学生座谈会,针对性查找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对策,撰写英语教学整改报告,制定教改方案。

在外警翻译方面,语言功底深厚,翻译认真严谨准确,口译能力突出,获得公安部、外警和国内同行等各方面好评。

秦小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育警铸魂,笃行为范

image.png

学院2020年度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负责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院级优秀教师1次、优秀公务员2次、个人嘉奖5次。

全力完成执勤安保任务。按照学院的要求和本部门的安排,全力做好国庆70周年安保任务,精心、精细、精致做好每一次的勤务任务,确保万无一失;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积极参与疫情防疫工作,支援通州白庙进京检查站,认真做好车、人、证查验,全力做好群众工作,确保无遗漏,查获一级临控人员1名。

全力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在2019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中,首先认真讲好每一堂课,秦小钢担任201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和2018级、2019级《首都社会发展》课程,课下反复磨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演练教学过程,确保每一个授课细节准确流畅,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今年上半年,按照学院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课程建设,开展本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及时将勤务工作中的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确保了201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该课程被评为学院2020年度一流本科课程。

全力做好学院主题教育和实战大练兵办公室日常工作和本部门日常事务。

马铮(刑事科学技术系):为刑事科学技术“代言”

image.png

马铮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实验室改建》、《学院环境导识(实验室部分)》、《刑事技术实验室家具购置》、《视频侦查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无人机现场三维重建实验室》、《枪弹检验实验室》以及《创新创业实验室》八个项目;负责制作系部宣传册和系部实验室宣传册工作;专家自由走访期间,负责介绍系部实验室。

承担《痕迹学Ⅰ》和《痕迹学Ⅱ》两门专业课程,以及《声纹检验》一门新开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70课时。完成2016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完成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开展学院二课堂活动羽毛球教学训练工作。

主持结项院级重点教研课题《警用无人机培训模式研究》和院级重点科研项目《便携式多光谱物证分析仪产品标准研究》;参与结项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现场生物痕迹便携可视化及其DNA定位采集应用技术研究》;参与结项局级课题《警犬技术标准规范建设研究》、《无线抛拖是新型犬用口笼的研制》;参与结项院级《五官特征在人身识别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等、作为负责人立项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虚拟与现实:创新刑事技术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参编《视频监控技术与应用》教材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训教材》、立项北京警察学院自编教材《痕迹学课程实验实训教程》

主讲课程《痕迹学Ⅰ》评选为2019年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主讲课程《痕迹学Ⅰ》评选为北京警察学院一流本科课程,作为负责人立项院级重点教研课题《痕迹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参与立项《北京警察学院网络教育课程》;参与立项《法医病理学及现场勘查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利用3D扫描及打印技术还原犯罪工具痕迹》获公安院校大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立项院级学生创新项目《智能语音打击电信诈骗技术研究》。

郁欣(治安系):化危为机,有治乃安

image.png

郁欣从事治安学基础理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教学及研究工作。从警以来先后荣获“个人嘉奖”三次,“优秀公务员”三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学院通报表彰。

郁欣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始终立足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岗位职责,2019年以来主要承担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在院党委、治安系领导下,郁欣同志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是勇于钻研,爱岗敬业,教学培训成绩突出。承担2017级、2018级治安学专业必修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专业选修课《风险社会概论》授课任务,努力构建以“风险-应急-危机”为框架的专业课程体系并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开设新警培训专题《个人极端行为防范对策》,完成特警总队新警授课任务,近一年完成共计约200课时教学工作量。郁欣崇尚并践行杜威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现代教育理念,因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及工作应用实际得到学生认可,在北京警察学院线上教学最喜欢的教师调查报告中以高点赞率名列前茅,并被评选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之星”。在2016级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被认定为优秀指导教师,其指导的论文获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二是勤于探索,潜心教育,积极投身科研工作。2019年以来主持院级重点教研项目一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课程建设研究》;参与完成两个科研项目及四本教材编写任务:参与完成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冬季奥运会安保研究》及课题成果《重大活动安保专论》编写任务;参与完成院级重点科研项目《群体性事件处置》及课题成果《群体性事件处置》教材编写任务;参与编写《公安反恐实训教程》及冬奥会安保工作手册。

三是甘于奉献,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郁欣协助完成第十二届治安学学术论坛会议筹备工作;作为国庆安保支援警力完成建国70周年安保勤务;在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作为专家联络组成员完成学院交办的各项任务。郁欣长期以来担任治安系工会小组长,善于组织协调,热心服务大家,协助落实运动会组织、新春晚会筹备、福利发放等各项爱警工作。 

范晓明(网络安全保卫系):为警添智,在人机之间穿行

image.png

2012年到学院任教,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等学历课程以及首都警务物联网、信息化能力等培训课程。2019年度获评系部教学之星、学院优秀教师,2020年度获评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公安部级课题“恶意APP便捷式勘验设备”、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警察规范执法研究》、局级课题“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首都公安反恐防恐情报工作模式研究”、“重点场所无线网络空间安全监管技术研究” 等研究任务,主持“大数据信息碰撞在首都禁毒情报中的应用”、“对京津冀警务数据接口的几点思考”、“大数据视角下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及对策”、“新工科视角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研究”等项目,完成及在研项目共计16项,带领教学团队开展并完成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两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安全保卫综合实训教程》教材编写,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北京警察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被《公安内参》收录文章1篇,《首都公安理论与实践》收录论文1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公安改革工作”征文中获三等奖1次,申请发明专利1项、被中文核心期刊录用论文1篇,指导毕业论文26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7次。

任教以来,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保持锐意进取之心,政治坚定,工作积极,作风扎实,将工作热情融入学历教育和民警培训的备课过程和教学互动中,重视细节,根据教学对象精心备课,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形式,在学历教育、新警培训、司进督培训、督晋监培训等不同任务中实现差异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更接地气。能谦虚谨慎,不断积累教学经验、钻研专业本领、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前瞻性。

在学院迎评促建、实验室建设、国庆安保、疫情防控、学生辅导等工作中,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经常加班加点,始终不忘“从教初心”,始终牢记民警、党员、教师、支委、学生辅导员的多重身份,积极履职,讲大局、讲奉献、求质量、求效率。

石敦峰(公安管理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image.png

主要从事教学和教研室管理工作。2017年至今,连续3年获嘉奖,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获评学院教学之星。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行政事务中,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坚持以“一岗双责”作为履职基准。作为支部委员,积极协助系领导加强公管系建设,尽力为全系师生做好服务。

一、坚持学生中心,全力做好教学工作。。立足《公安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依托局内公安文书资源优势,密切关注公安文书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示范例文。基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负责的教学精神,得到学生一致好评,获评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之星。最近两个学期,共承担了8个班的教学任务,加上培训课与外出局内有关单位讲课,共计约200多课时。

二、落实立德树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2019年8月,《公安应用文写作》申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作为课程负责人,为确保示范课建设质量,带领教学团队认真谋划、积极实施、有效落实。按照建设任务合理分工合作,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结合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探索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力求“润物无声”思政效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初步完成示范课建设任务。通过调查反馈,本课程课程思政实效得到学生普遍肯定。

三、合理统筹安排,保证行政事务质量。在2019年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等各项工作中,均秉持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精神,兼顾完成各项任务。

作为公安文秘教研室主任,积极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做好教研活动及记录,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运转;作为支部委员,认真落实各项分管工作,为全系整体工作高质高效提供坚实支撑;作为公安文书专任教师,积极发挥专长协助系里完成各类文字材料撰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民警、教师的三重职责。

孙作顺(教务处):“三大员”“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

image.png

孙作顺曾获得“个人嘉奖”四次,个人三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三次,2016——2019年作为教练组成员参与学院散打队训练与比赛工作,并获得三次“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

一年来,孙作顺在认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警务技能Ⅱ》、《散打》学历课程教学,作为教练员之一,带领学院散打队成员进行课下训练,完成教学训练共100余课时。

今年承担了院级重点教科项目1项,科研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

在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工作,主要承担学生实习工作管理、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编辑/谢麒

相关阅读
北京首次发布教师基本功指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1
让AI成为中小学教师“好帮手”
科技日报 2024-06-26
齐鲁师范学院:让AI成为中小学教师“好帮手”
科技日报 2024-06-26
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铺路搭桥
中国教师报 2023-12-01
把优秀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
中国教育报 2023-1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