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进一步推动“银龄行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14:45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组建全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各地可按需设立本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10月9日《工人日报》)

“银龄行动”是以老年人为主体,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开展智力援助和参与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为内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这项起源于2003年7月西部大开发的行动,旨在通过开展智力援助行动,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指导意见》的出台,其意在持续推动“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使之成为长期开展的老年志愿服务项目。

2024年末,预计我国退休人员总数将达到1.4618亿人。在退休群体中,不乏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而言,他们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一方面,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500多万,其中年龄70岁以下的约占70%,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占70%左右。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人才资源储备不足,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成为制约和影响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以“银龄行动”志愿服务为载体,可以起到多重积极作用。

首先,可以解决老年有所为的群体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8月29日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很多老年知识分子退体后,身体状况还比较好,尤其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发挥余热。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让那些闲不住的老人在参与公益的过程中继续从事自己所擅长的专业,可以在“老有所为”的过程中实现“老有所乐”。

其次,可以满足更广泛的人才需求。如果老年知识分子被闲置,就会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此外,考虑到欠发达地区由于区域条件和经济水平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在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此情况下,通过“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的方式,可以解决人才需求的现实困境,为破解人才荒找到一条出路。

再次,可以获取更为积极高效的结果。一些退休老人参与服务的专注度和持久力不比年轻人差,因而相比于其他人才援助的形式,往往能收到比想象中更好的效果。当下,“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已进入新时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推进其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也适应了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要建好队伍,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专长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人尽其才,事尽其能。这就要求供需双方要精准对接,在全面掌握需求的同时合理科学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建好队伍只是第一步,管好用好才是关键。在强化组织纪律保障的同时,要做好经费绩效评价,管好项目经费,加强活动质量控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过程管控和效果评价,促进参与志愿的退休老人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作用,从而促进“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真正走深走实,持续打造成响亮的名片。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积极探索老年志愿服务之路
光明日报 2024-11-07
一生坚守热爱,在平凡岗位闪耀非凡光彩
中工网 2024-10-19
习近平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
新华社 2024-10-10
推动基层金融教育走深走实 泰康人寿积极开展“消保县域行”专项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8
为银龄教师创造用武之地
光明日报 2024-08-08
教育部:每年计划选派约两万名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17
教育部:做好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实施工作
新华社 2024-02-10
民政部:将进一步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