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论坛|京产电影:超越京味电影 领跑国产电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11:41
历年来票房最高的10部国产电影中,其第一出品方几乎全都出自北京企业;今年截至目前,已有20部京产剧在央卫视及重点视听平台首播;今年七八两月,北京在166个演出场馆推出820台、4600余场各类演出活动;北京作家连续两届在茅盾文学奖评选中榜上有名……文艺京品,不仅有丰富的品类,有充足的产量,更有精良的质量,成为各自领域的标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艺精品。

北京,作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电影产量居全国第一,电影市场居全国城市前列。头部电影企业汇集,电影专业人才荟萃,电影教育独占鳌头,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唯一的国家级电影主题博物馆,怀柔电影之都生产力活跃,世界各国的电影嘉宾和电影佳作云集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文化活动、沙龙、论坛此起彼伏。一定程度上,北京电影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因而电影也必然成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国际文化大都市最重要的标识和名片。

与此同时,京产电影与在京的央属电影企业的作品,共同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趋势。北京出品,已经不仅仅是早年以表现老北京、体现北京生活和文化的所谓“京味”电影,而且已经是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电影”的代表。不仅是北京故事,而且有更丰富的中国故事,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也体现了北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气象和格局。

“叫座又叫好”,有票房也有口碑

 近年来的国产头部电影,大都来自北京。

 如果我们查阅电影票房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市场上历年来票房最高的10部国产电影,其第一出品方几乎全都出自北京企业。它们分别是《长津湖》(2021年,57.75亿)、《战狼2》(2017年,54.94亿)、《你好,李焕英》(2021年,54.13亿)、《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50.35亿)、《流浪地球》(2019年,46.87亿)、《满江红》(2023年,45.54亿)、《唐人街探案3》(2021年,45.23亿)、《长津湖之水门桥》(2022年,40.67亿)、《流浪地球2》(2023年,40.29亿)和《红海行动》(2018年,36.52亿)。这些影片是从2017年到2023年北京出品的影片,它们不仅往往是当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的领跑者,而且也使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全球大片“复仇者联盟”系列、“阿凡达”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的竞争中,稳稳地占据了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对于做大做强中国电影市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本年度,尽管由于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电影的扶持支持力度,上海、浙江、福建等地都推出了一些优秀国产电影,但北京出品的《满江红》《流浪地球2》仍然是年度票房的冠亚军。而北京文化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封神第一部》(22亿)目前为年度票房第6,《深海》(9.19亿)为年度票房12,年度票房第三位的《消失的他》也是北京一同传奇有限公司为第一出品方,年度票房第7位的《长安三万里》则有北京阿里巴巴作为第二出品方……这些影片,不仅仅做出了巨大的票房贡献,为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以历年票房前五位的京产电影为例,《长津湖》的猫眼评分9.5、豆瓣评分7.4,《战狼2》的猫眼评分9.7、豆瓣评分7.1,《你好,李焕英》的猫眼评分9.5、豆瓣评分7.7,《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猫眼评分9.6,豆瓣评分8.4,《流浪地球》的猫眼评分9.2、豆瓣评分7.9,《流浪地球2》的猫眼评分9.3、豆瓣评分则上升为8.3……这些高票房电影,可以说都基本克服了市场化改革初期电影的票房与口碑倒挂、叫好与叫座分离的局面。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每年组织的观众满意度调查也显示,近年来这些高票房电影越来越与高口碑相统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京产电影,由于高票房、高口碑、高影响,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票房和影院观众群,而是作为“现象级”作品,创造了远远超出电影领域的“破圈”文化现象。“流浪地球”系列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影视科幻热、科幻文化热;“战狼”引发了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讨论与争鸣;“唐探”系列开启了中国式电影宇宙的产业探索,影响衍生到电视剧、互联网、游戏行业;“哪吒”让动画片突破青少年圈层,推动了动画文化的大众化,也推动了国风国潮的普及;“长津湖”系列更是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和美学魅力,将新主流电影推向了一个高峰……这些“现象级”作品的出现,不仅仅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也起到了普及电影文化的作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自由平等、励志奋斗等等价值观通过这些电影得到了传播和深化,许多讨论和评论都进入各种热搜榜、热点榜、头条榜,体现了电影广泛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民族电影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京产电影不仅体现出北京文化恢弘大气的特点,而且也体现为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活力。例如,“流浪地球”系列,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标明了中国电影不仅仅“向后看”“向下看”,而且可以“向前看”“向未来看”。它借助于刘慈欣的《三体》原著,用影像表达了未来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道德人格在未来挑战中所承担的使命和发挥的作用。“科幻电影”大门的打开,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文化中那种只关注“一亩三分地”的视角限制,开启了中国想象、中国方案的新的电影表达。

与“流浪”系列的未来想象不同,《你好,李焕英》作为一部家庭伦理题材的电影,借助于大胆的时空穿越回到过去,表现母女情深的故事,传达了中国人独特的家庭观念和血缘意识,将电影重组时空的艺术表现力与家庭伦理文化传统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同样也体现了艺术创新的探索。

京产历史题材影片也呈现了风格多样的特点。北京文化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封神第一部》,虽然千呼万唤始出来,公映之后被评价为“中国首部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它将天下苍生与祸国殃民、善与恶,用神话的想象演绎得大气磅礴,具有某种原型意义——既体现了中国电影技术对想象时空的再造能力,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对历史传说的现代判断。

另一部历史题材影片《满江红》,则借助于一首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词,以岳飞故事为大背景,采用“三一律”的结构方式,借助于当今青年人偏好的“游戏”规律,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影片不仅完成了一个山重水复的故事,也激发了观众“怒发冲冠”“重振旧山河”的爱国主义激情,实现了历史题材的当代化、类型故事的主旋律化。

在类型影片中,“唐人街探案”系列,将悬疑、奇幻、喜剧、动作等类型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并且有意识地在国际背景下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东方价值观念的独特判断以及东方智慧的独特发现。在荒诞的叙事中,开放性地呈现出文化比较的发现和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此外,《误杀》第一部、第二部,都借用了跨文化的故事IP,将中国人的故事放到国际舞台上展现。这既体现出创作者寻找跨文化共性的敏感,也体现出创作上本土化转化的能力。阶层冲突、公平正义这些主题,虽然在异国背景中展开,但观众依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现实意义。

这些京产电影,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还是对类型融合的创新型发展,可以说都体现了中国电影在文化观念、艺术探索、技术发展方面自觉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表明一批优秀的国产电影已经摆脱了一度对好莱坞、对世界其他国家电影类型的简单模仿,越来越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美学的特点。

“长津湖”系列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哪吒”那种东方式的父与子的传承关系,《满江红》那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民族气概,以及许多影片所表现的那种“善恶有报”“仁者爱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传统精神,“赋比兴”“天人合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东方美学方法,都表明中国电影在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世界电影经验的同时,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逐渐形成了既开放又有主体性的电影美学。在这方面,京产电影的创新提供了“中国道路”的许多启示和经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北京,作为首都,电影创作顺应时代大势,配合政治节点,唱响主旋律是其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北京光线影业等推出了表现我党创始人李大钊的传记电影《革命者》(2021年,1.36亿);为纪念和体现抗美援朝精神,博纳影业等推出了“长津湖”系列。前者,用一种放射性结构,带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传记创作的艺术创新;后者用普通官兵的视角,发挥了电影工业的技术能力,将革命战争题材电影推上了新高度。此外,《决胜时刻》(2019年,1.24亿)《一点就到家》(2020年,3.12亿)等京产电影,都紧密配合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等等重大节点,成为年度主题性创作的代表性作品。

在重大政治节点不缺位的同时,京产电影也体现了北京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多种形态、多种风格的多元题材,让京产电影的百花园有一种“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狙击手》(2022年,6.08亿)将视角“限制”在一场战斗的有限空间,充分利用枪战类型片的叙事特点,不仅塑造了志愿军英雄群像,也带来了战争题材影片的新突破。一些动画片、现实主义影片、文艺片、纪录片也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和突出的口碑成绩,如动画片《雄狮少年》(2021年,2.49亿)豆瓣评分8.3分,文艺片《宇宙探索俱乐部》(2023年,6700万)豆瓣评分8.0分,纪录片《棒!少年》(2020年,790万)豆瓣评分8.5分,还有现实主义电影《不止不休》(2023年,5647万)、纪录片《大学》(2022年,802万)等等。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虽然相差很大,但都在各自的特定赛道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与此同时,观众对于这些京产电影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国产电影中坚力量的京产电影,不仅能够创作生产市场领跑的头部电影,也能孕育更多样化的电影形态和电影风格。这些,丰富了中国电影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习惯,不断推动中国电影的艺术创新和美学扩展。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京产动画电影也成就斐然。动画电影是青少年观众所喜好的电影形态,因为其“合家欢”特性和“IP粘性”往往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重要形式。北京光线出品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以50亿票房高居中国电影市场历年票房榜第四位,而且创造了动画电影在中国的最好成绩。与此同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题眼,也使传统文化IP有了真正现代青年的文化特点;其在动画造型、动画视听、动画节奏方面更是既有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符号,也表明中国动画走出了模仿好莱坞、模仿日韩的中国式道路。光线出品的《姜子牙》、追光出品的《白蛇·缘起》、北京深海十月和光线影业出品的《深海》、北京精彩出品的《雄狮少年》,都是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扛鼎之作:有的是对中国传统IP的现代演绎,有的则是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故事的现实抒写。京产动画电影,不仅推动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整体成熟,而且继当年《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片之后,开辟了数字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北京的开放包容,北京电影生态的活跃,为众多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温床”。像《宇宙探索俱乐部》,借助于一个执着的民间科幻迷的形象塑造,表现了“夸父追日”般的独特精神状态,扩展了观众对人性的理解和个性的宽容,也让人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影片极致化的纪实影像、现实与荒诞结合的美学风格,也为中小成本电影提供了一种探索路径。京产优秀纪录电影的出现,更是体现了北京电影的文化底蕴。《棒!少年》通过一个少年棒球队的故事,记录几个少年的成长,既让观众看到了这群少年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也表现出每个少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小小的切口,拉开了生活的一面窗户。纪录片《大学》,则通过老学者与“新海归”、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四组故事交叉,表现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也体现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传统延续。这些纪录作品,以它的“真实性”体现出非虚构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体现出京产电影的文化多样性。

没有坚实的高原,就不会有坚挺的高峰。京产电影,一方面呼应时代风云,推出高票房、高口碑、高影响的头部新主流电影;另一方面开放包容,鼓励电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扩展了中国电影的题材空间、类型空间、风格空间,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电影需求,增加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创新和青年电影人的快速成长。高原为高峰创造了基础,高峰为高原带来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新高度。

当然,对于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目标,对于电影所肩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贡献来说,京产电影依然任重道远。如何创造更具活力的电影产业生态,如何创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电影文化生态,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全国电影中心的工业、市场、教育和人才优势,如何让北京的电影国际合作、国际传播和国际交流更加富有成效,都还有许多难解、应解之题。我们期冀京产电影在艺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带头”作用,推动电影与历史文化、现实发展、国际视野达成更好的融合,最终创作生产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精品,助力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观众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为中华民族提供继往开来、吐故纳新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让电影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文/尹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A11A1120230915C.jpg

京华好片

《长津湖》系列

《长津湖》及《长津湖之水门桥》由博纳和八一厂联合出品,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两部影片的最终票房近98亿。其中《长津湖》票房近58亿,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电影音乐奖等。

《满江红》

由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借助于一首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词,以岳飞故事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山重水复、笑料百出的故事,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激情。

《满江红》单片票房45.54亿,目前为2023年度票房冠军。影片实现了历史题材的当代化,类型故事的主旋律化。以其故事的精彩和演员表演的出色,在颁奖季也必将斩获多个奖项。

 《流浪地球》系列

《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是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讲述面对太阳的急速老化和衰退,面对地球将被吞噬的巨大危机,各国成立联合政府,试图寻找地球和人类的存续之路。分歧与合作中,中国的航天员与科学家表现出惊人的智慧、责任与担当。

两部影片的最终票房超过87亿。《流浪地球》荣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第1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等。

编辑/陈凯一

编辑/刘江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