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力
中国教育报 2023-04-10 11:20

博士研究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塔尖,其核心能力培养对整个教育系统具有重要的基础与导向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理论研究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必须直面社会现实、肩负时代使命。

然而当前,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还难以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其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社会需求的意识与能力尚有待提高。为此,高校需要从厘清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改变单一学术性的培养理念、推进协同育人等角度,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把握培养价值意义

实践创新能力是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石。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回应“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课题。作为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肩负聚焦中国问题、凝练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时代使命,应树立中国主体意识,回应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当前,有关培养单位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扎根中国社会与现实土壤做学问,须以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根基,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需求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之列。质量建设是由“大”到“强”的重要一环。当前,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切实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实需求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培育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由“大”到“强”。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回归教育初心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促使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体、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学术职业不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单一的学术性教育已不能满足个体走入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更加关注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初心。

厘清现实问题根源

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尚未厘清。相对科研创新能力而言,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指以专业素养为根基,运用跨界融通的知识和方法深度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或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有关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及育人实践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在理工科博士生群体,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尚未得到明确,无法为育人实践提供学理指导。

培养理念存在“重学术,轻实践”倾向。在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观念下,受“五唯”评价体系、大学排名等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陷入了重论文数量、重西方理论演绎的窘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培养过程呈现“缺机会,少平台”弊端。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主要发生在高校场域,以学科领域为载体、以师门为单位,不同学科、不同师门之间互动交流不足,导致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欠缺将所学融会贯通并应用于日常实践的意识与能力。其次,高校与地方的协作不够紧密,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主要在所属专业领域以思辨、演绎的方式进行知识创生,从而使得人才培养与地方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脱节。

探索培养崭新路径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厘清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本质上是最彻底的实践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从实践—人学、实践—历史、实践—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可以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核心理念下,以学术为基础,走向社会、介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它包括饱含人文关怀与人交往的能力、基于时代问题改造社会的能力以及打破事物界域全面融通的能力。

引入多元化人才观念,通过学理指导、政策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单一学术性的培养理念。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博士研究生与学术职业的确定性关系逐渐松动,单一的学术型人才观念已无法满足个体与社会的需求。当前,应当拓宽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培养纯粹的学术人才,转向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如,以深入的学理研究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与方法,以适切的政策文本肯定博士生培养多元化的重要性,以生动的案例宣传为博士生提供多元化就业选择的参照等。面向现实需求输出的高层次人才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使人们在关注学术性之余,也能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其培育。

建立“项目引领,协同育人,系统推进”的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当前,高校应以“扎根于中国大地、服务于新时代建设与人类社会的优质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联动地方。在高校场域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挥导师这一育人主体专业引领与人生引导的作用;以高质量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培养博士生实践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在地方场域中,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内部建设等现实情况,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发布研究课题等方式打造实践平台。高校与地方在形成育人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库、运行保障机制等方法来有效实现两个场域互动。

作者/闫广芬,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尚宇菲,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如何走出文理融合的新路
中国青年报 2024-11-11
教育部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新华社 2024-11-06
2024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于9月9日至13日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发布多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已任中宣部副部长
澎湃新闻 2024-04-25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逝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4月25日开始申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