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崛起于西北戎地,疆域西起甘肃东部,辖有陕西大部,东与魏、韩接壤,南与楚、蜀连接,西、北与诸戎相邻。战国中后期,对秦的西、北境有威胁的是匈奴。匈奴以畜牧业为主,人人拉弓射猎,骑马控弦,多畜马、牛、羊,逐水草而居,无城廓。常常把战争和掠夺作为获取财富的手段,是秦的后顾之忧。因而,秦昭王在陇西、北地、上郡修筑了“一字长蛇阵”的长城,以拒匈奴。
“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河”。秦统一六国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用12年时间、分两个阶段,动用50万劳动力新筑或利用旧有“筑长城”。这条西起今甘肃岷县西,横跨今中国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五省区,东止于现朝鲜平安南道的长城,是中国第一道万里长城,气势恢宏,天地呼应,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蜿蜒于北方大地。
之后,这条“巨龙”飞舞在中国版图,在汉、隋、鲜卑、界壕、蒙古、元、明等朝代,代代接力,不断加固、延伸、发展,在冷兵器时期抵御强敌、保卫和平、长卫中华。
雄才大略成巨制。长城,因人而兴,因人而造,因人而成。翻阅长城的历史,就是一部古代王者、猛将,胸怀天下、雄才大略,为社稷兴盛而为之的朝代兴衰史。正因如此,长城也铸就了一大批帝王、猛将的非凡意志、超人胆略、卓越才能,谱写出千古巨制。
秦统一六国后,始皇东巡,在碣石山“考方士”,燕人卢生奏图录曰:“亡秦者胡也!”于是,素有雄才大略、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始皇的嬴政,正在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形同伦、地同域”,为江山永固、万代兴盛,始皇不论卢生的“图录”是否可信,“乃使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取胡地”,并借黄河、阴山山脉,大修长城、化短为长,以拒胡人以千里之外。蒙恬自幼受父亲、秦国名将蒙武的熏陶胸怀大志,奉始皇命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但是,蒙恬以筑长城闻名,也因修长城被世人咏叹——司马迁在《史记》中云:“阿意兴功!”
“功莫大于秦皇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功绩之一便是审时度势、四次修筑汉长城——首次在公元前130年,《史记》载:“大将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其次,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命霍去病领数万兵出北地郡,大获全胜,浑邪王降汉,即修甘肃永登至酒泉的长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人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史记》载,公元前111年、前101年,武帝又瞅准时机,先后破匈奴后修筑酒泉至玉门,玉门至新疆罗布泊的长城。四度修筑,西汉是长城规模最大、地域最广、跨度最大的长城,形成了乌拉特草原上两条南北并行的“内、外”长城。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得天下的战略举措。得天下后,“高筑墙”也被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明太祖巧妙运用。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就派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洪武14年,又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派名将戚继光修整长城。戚继光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策略,创造性修建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空心敌台,大大提升了长城的防御能力。一直到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经过200多年的时间,全长14600公里,起于徐达、成于戚继光,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明长城才完工。明长城,工程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历时之长,设计之精,技术之巧,是自秦始皇、汉武帝之后,没有一个朝代能比拟的,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扼险倚雄沧海间。“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这两首诗,分别是清康熙的《山海关》、清裴景福的《登嘉峪关》中句子。窥一斑而见其全豹,两首诗既歌颂和描写了长城两座关隘山海关、嘉峪关的雄奇,又展示出万里长城倚崇岭之险,居深谷之奇,扼南北之要,连云海之幻,把长城的亦真亦幻、承天接地、吞吐万象之美景灿然纸上。
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雁门关、平型关、古北口、镇远关、锦州城、老龙头、插箭岭关、金山岭、张家口、马市口、紫荆关、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制敌之效,是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奇思妙想,是每个朝代修筑长城的立城之道。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