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韩国:食育理念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伴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0 16:00

我曾在韩国京畿道清溪川华德福自由学校当志愿老师,体会过学校通过饮食让孩子们与自然保持联系的一份用心。

开设为期一年的农业课

采用不施化肥生态种法

六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都有为期一年的农业课,学校附近有一大块场地可以种植小麦、毛豆等作物,还专门租了两块菜地让孩子们有实践农耕的机会。

他们每周的农业课就是配合蔬菜的生长、浇水、拔草,有需要时施加堆肥、整理菜园,需要仔细观察,回家后把每次的劳作体验和观察写成农业日记。他们采用不施加农药化肥的生态农法,与周边的商业菜地有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商业菜地都铺上了黑色塑料薄膜,只开了一个个小洞让蔬菜生长——这样做可以防止杂草丛生,节省人力,但会制造很多塑料垃圾。这种耕种中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农业与食物紧密相连,不同种法长出的蔬菜口感也完全不同。

8月开始,九年级的学生们俩俩一组负责一块菜地,种植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期末,我受邀请和学生们一起制作辣白菜,每个步骤学生们都分工协作完成。吃着自己种出来的食材做的辣白菜,不只觉得更加美味,也更有成就感。而这些劳动成果,除了一部分带回去送给家长,还会分送给学校的师生和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食物传染疾病多次在学校爆发

食材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和美国一样,韩国的食农教育也是最先从校园开始。2003年,韩国就实现了校园午餐全免费,但是在2006年,经食物传染的疾病多次在学校爆发,免费午餐的安全和营养成为了大众最为关心的议题。选择更环保和安全的食材,成为了家长抗争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韩国开始实施校园营养老师制度,到2013年,全韩有4704位营养老师,占到总数的47.9%。

在家长、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韩国有70个地区的学校成立了食材供应中心,以共同购买的形式,用优惠价格购买当地农民的生态农产品、加工产品,并由农民配菜送到学校,学校也以此为基础开展食物教育。这种类型的本地食材供应中心也慢慢往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及政府支持的机构食堂拓展。

通过国家法律和条例配合

校园午餐安全和食育水平提升

2008年和2009年,韩国先后颁布了《儿童饮食生活安全管理特别法》和《饮食生活教育支持法案》,让校园午餐和学校食育开展,有了显著改变。

2013年,韩国颁布了《都市农业培育及支援相关法律》,将学校教育型的都市农业定义为“以学生的学习和体验为目的,利用学校土地或建筑物开展的都市农业活动”。2016年,韩国拥有这类“学校教育型都市农业”的小学占全韩国小学的64%,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6年,韩国通过国家法律,将当地食物与直销纳入到国家五年计划(2017-2022)当中。超过70多个地方政府颁布地方条例,用多种形式来支持生态农场食材的直销。可以看出,把支持本地农场、生态食材也纳入到整个食农教育的体系考量中。

旅居海外十年,在美国和韩国都生活过不短的时间后,我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食农教育都起源于一个同样的关切:推广食农教育,可以让好的农业、好的食物去改变孩子,从而改变世界。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世界,那就去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文/蔺桃(曾旅居美国、韩国)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多部门联动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
法治日报 2024-09-21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
经济日报 2024-06-03
儿童食品安全了解一下~
疾控U健康 2024-02-28
防范食品安全,这份提示请查收
长春疾控 2024-02-23
寒假了,儿童食品安全了解一下
疾控U健康 2024-02-02
“鼠头鸭脖”折射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4
万亿预制菜食安风波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9-24
预制菜进校园,安全吗?
广州日报 2023-09-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