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6个经济大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计14.55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5%,较去年底进一步提升。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前三季度消费复苏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发展较快,扮演了助力经济大省消费恢复的重要角色。
为了紧抓四季度消费旺季窗口期,6省均已立足促进消费恢复作出政策举措安排。
升级类消费、网络消费 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前三季度,浙江、广东、河南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值同比增速依次为4.2%、2.2%、1.9%,均较上半年加快,并分别快于全国整体水平3.5、1.5和1.2个百分点。
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表现明显好于餐饮收入,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浙江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1.2%,分别高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2和3.5个百分点。河南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6%、27.6%、17.9%,分别高于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12.5、20.5、1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指出,在市场供给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居民对品质化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
前三季度6个经济大省新型消费增长也较快。以浙江为例,前三季度,浙江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1.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44.1%。山东、河南等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也远快于全国整体水平。
网络购物对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新型消费正全面覆盖居民的衣食住行医等领域。政府对发展新型消费高度重视,从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认为,疫情改变传统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同时,也推动了消费市场在分化重组中育新机。在线健康医疗服务、在线文娱等新型消费迅速发展,不仅契合了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也成为消费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真金白银” 支持大宗消费
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为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各地的促消费政策也在加力,鼓励大宗消费成为重要着力点。
为鼓励汽车消费,浙江绍兴发布《绍兴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若干政策》,在购置补贴、三孩家庭购车优惠、人才购车优惠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广东印发《广东省加大力度持续促进消费若干措施》,要求全面落实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交易增值税由2%下调至0.5%减税政策,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河南开封于11月1日到年底开展2022年第四季度汽车促消费活动,发放千万消费券。11月2日,江苏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汽车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四川10月底召开全省促进汽车流通和扩大汽车消费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力争四季度本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实现正增长。
在鼓励家电消费方面,广东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将持续到11月30日。该活动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旧机补贴”叠加效应,全面促进家电消费。10月中旬,江苏发起“苏新消费·江苏省首届家电家居购物季”,为期三个月。浙江嘉兴送出5000万元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红包”。
此外,为推动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江苏南京提出,打造1000个消费新场景,支持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民宿经济等发展,继续推广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董长瑞认为,家电、汽车等重点行业有较长的产业链,通过刺激这些重点领域消费,可以进一步拉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对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事实上,地方不仅着力短期促消费,一些从长期着眼的政策也在有序落地。如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拟在全省布局约16600公里旅游公路,重点塑造“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品牌,将有力支撑文旅文创融合、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
消费市场复苏,对老百姓来说,最根本的底气源自收入有保障。前三季度,江苏、浙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98.87万人和90.1万人,超时序进度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同时,6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稳步增长,这为消费稳步恢复提供基础。娄飞鹏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会带来更高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水平未来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王蕴表示,未来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壁垒,促进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如加快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增收入政策,及时帮扶失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困难人员发放消费补贴。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