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员徐冬林和他的“女飞人”刘翠青:我会带你跑向终点,跑向最高领奖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6 19:47

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代表围绕“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徐冬林曾经是一名专业短跑运动员,退役后被分配到江西景德镇浮梁体校担任教练员。2013年起,他开始担任盲人运动员刘翠青的领跑员。8年来,徐冬林就是刘翠青的眼睛,靠着一条牵引绳,他们互相陪伴,互相成就,征战了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2016年里约残奥会、2020年东京残奥会等多项赛事,共同获得了57枚奖牌、45枚金牌。在今年的东京残奥会上,刘翠青和徐冬林获得了女子400米T11级和200米T11级金牌,创造了一项新的残奥会纪录。

为了当好刘翠青的眼睛,徐冬林还尝试戴过眼罩体验他们的生活,却发现几乎寸步难行,到田径场上根本迈不开步子。为了建立默契感,每天训练完之后,徐冬林都会带刘翠青去食堂吃饭、走路、散心,一年三百多天每天都在一起训练,就是为了发现彼此身上微妙的动作变化,达成自然同步,形成肌肉记忆和无声的默契。有了这种默契,两人才能在赛场上呈现出大家看到的那种“同步”。

回忆夏残奥会的经历,刘翠青和徐冬林最难忘的时刻都是参加200米决赛并获得冠军那一刻。临出发两个月前,徐冬林膝盖伤病复发,为了保证训练强度,连续打了五针封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比赛,不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没有理由放弃,我不能放弃,因为我答应过翠青,我会带你跑向终点,跑向最高领奖台。”

站在200米决赛起跑线上,枪响的那一刻,刘翠青和徐冬林想的是一样的,“我们要拼,一定要努力把这块金牌拼下来。”最后冲刺的时候,两人和另一组巴西选手几乎是同时过线。最终,他们以千分之四秒的优势获得了冠军。

“那一刻我特别激动,翠青拿起了国旗,我就把翠青举过了头顶,因为那一刻我非常想让她感受到,让全世界看到刘翠青,看到我们中国的盲人运动员,看到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徐冬林回忆说。当时,有记者为他们拍下了照片,徐冬林也将照片带到了见面会现场与大家分享,“当时她举着国旗,我把她举起来。这张照片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上,这是给我的一个激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赵红信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全运探营 | 北京花游延续优良传统 向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5
全国游泳冠军赛|潘展乐夺第6金 孙杨终于站上最高领奖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2
巴黎残奥会 | 从孤儿院出发,游上残奥领奖台
新华社 2024-09-04
巴黎论剑|巾帼出战 中国柔道目标奖牌
新华社 2024-07-19
亚运英雄|“丸子头”葛曼棋终成当家女飞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4
聚焦 | 赖亚文低调“掌舵”排管中心 中国女排以重登奥运最高领奖台为目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9
聚焦|巴黎奥运要再次站上领奖台 中国女篮更需脚踏实地努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3
时评 | 胸怀大局,为国争光
新华网 2022-04-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