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要切实扭转银行机构当前内部问责“宽松软”的状况
澎湃新闻 2021-11-24 21:04

11月24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持续深入做好银行机构“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有关工作的通知,对银行业筑牢内控合规“防火墙”提出六点要求。

银保监会表示,今年以来,各银行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相关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应清醒看到,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

通知提到,有的银行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不力,有的银行授信管理领域问题屡查屡犯,有的银行监管套利手段花样翻新。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存单质押票据业务、个人信息安全等风险事件,社会影响恶劣,损害了银行业的整体声誉,暴露了相关银行风险合规意识淡薄、业务潜在风险评估不足、核心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缺失、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突出等问题。亟需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弥补管理缺陷和漏洞,从根本上扭转重效益轻合规、内控要求为业务发展让路的局面。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机构要坚守主责主业,坚定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风险漏洞,加快补齐内控合规管理短板;狠抓人员管理,强化常态化异常行为监测排查;严肃内部问责,切实增强惩戒震慑效果;注重管常管长,完善内控合规长效机制;注重统筹施策,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常抓不懈。

要坚决摈弃偏离主业、盲目扩张等观念和经营模式

通知显示,总体上看,银行机构能够自觉主动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各项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战略、内控目标和管理行动。但仍有银行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不力,虚报普惠金融指标数据,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减费让利措施执行不到位。

对此,银保监会要求,各银行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坚决摈弃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等错误观念和粗放经营模式,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 要努力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力度,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从根源上整治虚构贸易背景、授信审查不严等顽瘴痼疾

内部控制失效是一些银行机构出现风险事件的一大主因。

通知则指出,从机构自查和监管检查情况看,贷款“三查”不尽职、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销售适当性要求执行不力等问题仍然突出。

银保监会要求,各银行机构要把常态化的强内控、促合规与阶段性的补短板、除顽疾相结合,聚焦问题多发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明确重要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和管控措施,增强系统关键节点的刚性控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评价,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同时,要围绕近期风险事件,深入排查内控缺陷,加大日常检查巡查力度,强化对分支机构和各经营单位的管理约束,对屡查屡犯、整改进度缓慢的要督促处理,从根源上整治虚构贸易背景、授信审查不严等顽瘴痼疾,切实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彰显内控合规管理建设成效。

严打参与民间借贷、充当资金掮等行为,加强自我纠偏整改能力

从银保监机构近些年开出的罚单可看出,机构与责任人“双罚制”已成为处罚的一大原则。

通知显示,不少银行机构运用智能化、网格化手段加强员工行为的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员工网格覆盖率、格长日常排查履职率和排查记录异常人数均有显著增长。但部分银行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管理有效性不足,案件风险事件频发。在银行机构内部问责中,虽然自我纠偏、整改问责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但当前银行内部问责层级总体偏低,屡查屡犯问题集中整治中,有银行甚至对总行人员“零问责”。

对于内部问责,银保监会要求,各银行机构要切实扭转当前内部问责“宽松软”的状况,建立健全从总行到分支行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不得以诫勉谈话、扣减积分、经济处理等方式替代纪律处分,要下大力气解决“问下不问上”“问前不问后”等问题。

银保监会还要求,各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岗位有效制衡,规范不相容岗位管理,严格落实重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及任职回避等监管要求,将相关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中。要强化员工劳动合同管理,严厉打击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充当资金掮客、经商办企业等行为。要提升操作风险的监测预警能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针对重要岗位关键人员,要丰富监测手段建立更为严格的异常行为排查机制,对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要严肃处理,提升从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规矩意识。

对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改问责,要坚持更严标准和更高要求。对监管部门责令内部问责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对重大信用风险事件、重大违法违规或重大案件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追究总行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