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李波已正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履新。8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微博向大家介绍了来自中国的新任IMF副总裁李波。李波于2021年8月23日正式履职,负责IMF在约90个国家以及广泛政策问题方面的工作,他就此成为继朱民、张涛之后的第三位IMF中国籍副总裁。
官方简历显示,李波现年49岁,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后就读于波士顿大学经济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和哈佛大学法学院,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和职业法律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李波曾在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任专职律师。
2004年回国后,李波在央行工作了14年,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司长、货币政策二司司长(其中2011.03-2015.03兼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主任)、货币政策司司长(其中2015.03-2016.05兼上海总部公开市场操作部主任)。2018至2019年,李波转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2019年9月又出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今年4月,李波重返中国人民银行,担任副行长。
今年6月28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向执董会宣布,提议任命李波出任副总裁一职,自8月23日起生效。格奥尔基耶娃在声明中表示,李波在央行和法律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他曾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反洗钱立法、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等改革和政策的设计、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IMF传统的最高管理层模式为“一正三副”。2011年7月26日,IMF打破建立66年来的惯例,增设了第四个副总裁职位,迎来首位中国籍高管、原央行副行长朱民。朱民曾对媒体表示“归根结底,我能够进IMF工作,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国际地位提升是一致的”。2016年8月,张涛接替朱民被任命为IMF总裁,任期5年。
从朱民、张涛和李波三人的履历看,中国推荐的IMF任职人选不仅具备海外学习背景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还对宏观政策、国际经济、政策制定等方向都有所研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