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七旬寿山石微雕艺术家将中国古典名著载入方寸石章中
中国新闻网 2021-06-14 14:17

吴开桃正在进行寿山石微雕艺术创作

“半生碌碌苦奔波,历尽沧桑坎坷多。幸有寿山灵石在,展施技艺免蹉跎。”中国传统端午节假期,七旬诗人、书法家、寿山石微雕艺术家吴开桃在福建福州的家中,挥毫题写所赋诗文《石为友》。

吴开桃历时两年潜心创作完成的寿山石微雕艺术作品《三国演义》

吴开桃,号西山墨,1943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关口西山村的一户农家,从小受父亲和私塾先生的启蒙,喜欢上书法艺术,先后师从沈觐寿、潘主兰先生,得其悉心指导,受益匪浅。

当日,记者在吴老先生的书房兼工作室,有幸目睹他于2019年至2020年历时两年时间第三次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120回内容雕刻在30枚寿山石章上的微雕作品。

吴开桃展示寿山石微雕艺术作品《三国演义》部分章回局部内容

借助吴开桃递过来的放大镜,只见《三国演义》微雕作品里每个字大约有0.5毫米左右,都是在放大镜下刻成的,微雕的模式突破了单一的方块模式,创造了“双沟”“串字”“镂空”等多种形式;采用微雕与微画相结合,阳雕与阴刻相映衬的手法进行创作。

吴老先生坦言,经过近40年的潜心研究,自己将书法艺术移植于寿山石雕,或篆隶、或真草,尽可能充分体现醇厚的书法韵味。“在《百花齐放》《三国演义》等微雕作品中,不止是简单地抄录唐诗、宋词,而是配之以自撰的诗文,丰富了内涵,增添了作品的自我元素。”

吴开桃借助放大镜展示寿山石微雕艺术作品《三国演义》部分章回局部内容

微雕历史源远流长,从史料上看,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演变历程。在吴开桃看来,要完成一件好的寿山石书法微雕,不是把所有的字都刻上去就算完事,而是把字放大以后仍然有书法的艺术性,有文字的美感,这就需要雕刻者有书法功力。

经过吴开桃的悉心指导,其子吴昊也师从父亲走上从事寿山石微雕艺术创作之路。2014年开始,吴开桃携儿子共同将另一部中国古典名著70多万字的《红楼梦》微刻于石头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头记”。吴老先生告诉记者,该名著前两回由自己主刻,其余的章回由儿子创作完成;能把这部巨著刻在寿山石上留给后人,非常有意义,同时籍此表达传承之意。

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会员的吴开桃曾数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访交流,三次在香港举办书法、微雕作品展,均获成功。作品曾获全国一等奖,三获福建省金奖。

寿山石微雕作品《三国演义》部分章回局部内容

“借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在福州举办之际,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山石雕艺术介绍给各国宾朋。”吴开桃说。

临别之际,翻开吴开桃所著《吴开桃书法篆刻徼雕作品集》,一刀一石开蹊径,刻尽人间喜与忧....。.题为《抒怀》的诗文跃然纸上。

文/记者 刘可耕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古典名著里的“石头”元素
北京晚报 2023-07-22
《中国古典名著立体书·三国演义》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1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生用马来语演绎《三国演义》 将中国古典名著搬上舞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6
不靠颜值靠演技 大器晚成的大叔们开启霸屏模式
羊城晚报 2022-03-03
福建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寿山石雕传承展
中国新闻网 2021-08-25
福建举办“非遗”寿山石雕、软木画和象园木雕精品展
中国新闻网 2021-04-08
三千年前的“身份证” 方寸之间有大美
解放日报 2020-12-25
视窗 | 寿山石雕国家级金奖作品亮相福州
新华社 2020-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