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2021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布:飞天操作系统正在全面兼容X86、ARM、RISC-V等多种芯片架构,实现“一云多芯”。此外,阿里云推出多款新品,包括第七代ECS云服务器、一站式数据服务平台、湖仓一体2.0等,大幅提升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性能,覆盖从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发布多款服务器等新品
据介绍,今年2月阿里云对第七代ECS云服务器家族进行了公测,基于第三代自研神龙架构,相较于上一代整体算力提升40%,针对目前最流行的容器进行了优化,最多可提升6倍部署密度,并全量搭载安全芯片,是最佳的云原生载体。
据悉,第七代ECS搭载了基于 IceLake 架构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性能平均提升46%。存储方面,云盘挂载密度最多提升100%,最大吞吐能力和最大 IOPS 提升1倍;网络方面升级至 50GX2 物理网络,支持大帧传输、转发效率提升近5倍,目前已在阿里云官网全面上线开售。
脱胎于海量数据和AI需求,阿里云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中台、数据引擎、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能力。基于这些能力,阿里云推出了一站式数据服务,覆盖从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为零售、政务、金融、医疗、制造等重点行业提供全链路的数据服务。
可将多系统硬件封装成标准算力
张建锋表示,传统IT时代围绕芯片建立IT生态,但云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模式,云操作系统可以将服务器芯片、专用芯片等硬件封装成标准算力,无论底层芯片是X86、ARM、RISC-V还是硬件加速,给客户提供的都是标准的、高质量的云计算服务。
飞天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部署形态。首先,阿里云推出本地region服务,让公共云从中心region延伸到本地region,增加覆盖密度,满足客户对于低延时、区域网络覆盖的诉求。本地region将部署在南京等十余个地域,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库等40多种云产品。同时,本地Region的本质仍是公共云,拥有一致的操作体验,开发人员无需担心延迟和性能之间折中的限制。
其次,阿里云推出边缘云节点,不仅可用于内容分发、视频点播,更适合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云游戏等对时延要求极高的场景。在原有CDN加速的基础上,边缘云节点将视频、图片等内容的计算前置,进行就近计算,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目前,阿里云在全球拥有2800多个边缘计算节点,超150Tbps带宽储备。
据介绍,飞天是中国唯一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一云多芯的实现,是阿里云“做深基础”战略的重要进展。这意味着阿里云不再依赖单一芯片架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将全面服务政企市场
张建锋在云峰会上表示:“今年加码投入三个方面,做好服务、云钉一体、数据智能。阿里云为全面服务政企市场做好了准备!”
他表示,阿里云具备的核心能力,为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当天,阿里云发布了“飞天技术服务平台”,可向客户提供更全知更智能的运维服务体验,50%的故障提早发现,故障平均修复时间缩短63%,事务性的操作减少98%。
据了解,近期阿里云完成了新一轮组织升级,将更多服务团队下沉到行业和区域,做到随时随地在客户身边,与客户共同成长。
“我们是最早为政企服务的国内云厂商,服务十年以上的企业就接近有一万家。”张建锋说,广泛的实践让阿里云有丰富的行业理解,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零售、能源、交通、制造、电力、电信传媒等行业建立了产业智能团队。
例如,阿里云城市大脑已经在40座城市落地,累计形成了50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覆盖各地1000多个政府部门。其中,形成了智能网联、智慧停车、一体化出行等多种方案缓解拥堵。
张建锋称,今年在“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战略基础上,新增“做好服务”,要建立一支中国最大、最好的数字化服务团队。同时,加速推进云钉一体,打造最繁荣的企业应用开发平台;培养更多深入各行各业的算法工程师,释放数据智能红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