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京市文旅局消息,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市按照干部在岗、群众过节以及在岗在职在责的要求,假日旅游安全有序,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假日经济持续回暖,未收到旅游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和重大旅游投诉,实现了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繁荣、文明,使国庆、中秋“双节”成为健康的假期、安心的假期、舒心的假期、有序的假期、回暖的假期。
据统计,全市“双节”期间,共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8.4%,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9%。其中,外省来京游407.4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5.4%;旅游收入91.0亿元,较去年假期下降1.7%;市民在京游590.8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0.6%,旅游收入23.9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5%。
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不断提升文旅接待场所开放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双节”假日期间,全市公园、景区、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图书馆、博物馆严格按照75%限量执行,并通过实施分时预约和承载量精细化管理,严防景区等文旅接待场所客流超载和大人流聚集。假日期间收费管理的开放景区100%实现了门票预约。“出游必预约,未预约不旅游”已经成为游客普遍接受的理念。
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双节”期间,无涉旅安全事故、无涉旅突发疫情、无涉旅重大投诉、无涉旅重大负面舆情,保持了非法“一日游”零投诉。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推动文旅业复苏与疫情常态化防控齐抓并举,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防控指南,调整、优化、细化各项措施,并在长假期间全面落实到位。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全市共出动旅游执法检查人员9451人次,检查旅行社2807家次、旅游景区373家次、旅游团队335个。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假日旅游市场秩序、疫情防控、景区火灾防控、景区门票分时预约、景区环境卫生与门区秩序、生活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等联合执法检查。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和提示,假日期间利用“一日游”提示短信向外地手机用户进京人员发送了疫情防控、旅游安全、分时预约和生活垃圾分类提示短信604万条。
旅游消费信心充足,实现平稳增长。跨省游快速恢复,北京市位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榜首,旅游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重点监测的223家旅游接待景区和地区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增长率达63.1%。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景区门票和酒店订单中异地游客订单占比分别环比提升17和23个百分点,市民的文旅消费指数也高于去年同期,市民在京游客人均花费405.2元/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13.0%。
京郊旅游热点突出、精品民宿受追捧。京郊旅游成为热点,近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41.9%,其中,前七日与去年国庆假期七天相比上升10.9个百分点;远郊区饭店平均出租率为54.5%,其中前七日与去年国庆假期七天相比上升16.8个百分点。全市共有6095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经营,其中包括:等级乡村民俗旅游户5134家,乡村精品民宿647家,乡村旅游特色业态314家。假日期间,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累计平均接待客房入住率63%。其中乡村精品民宿入住率近90%,高峰期入住率在95%以上,网红民宿“一房难求”。密云区、延庆区、怀柔区等远郊区接待人数占国庆八天乡村旅游接待量的比重近7成以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李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