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探索编剧新模式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推出“剧本杀”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12 14:08

微信图片_20200812140748.jpg

在经历了170多天的停摆后,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恢复了活力,重磅电影相继上映,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将拉开帷幕。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而电影人也开始重新思考市场定位。日前,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推出“剧本杀”招募令,希望通过编剧的多元化,孵化IP,推出有创意的电影项目。

据中国电影导演中心联合创始人及CEO郑鑫透露,“剧本杀”将不走常规的编剧路线,先是打破了编剧、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界限,让所有的观众参与其中,与专业演员之间自由地、即兴地进行对话,共同推动剧情,以沉浸式戏剧的方式来完成编剧。在互动的过程中来带动脑洞,令悬疑故事在三次元世界中“真实发生”。  

微信图片_202008121407481.jpg

电影导演中心此前曾经参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年导演扶持“青葱计划”,一直致力于中国电影新人的扶持,而此次以这样更加年轻化的方式来孵化电影项目,似乎是在编剧方向上倾斜于95后群体。对此,郑鑫表示,疫情令电影人重新去思考电影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电影应该融入更有创意、更青春的内容,进一步打破寻常的路径,达到创意驱动,于是自己提出了“剧本杀”的想法,“当然,这种‘破’与‘立’并不是要违背电影创作规律,而是让电影嫁接更多的可能,我们此次是从电影的核心——剧本入手,来助力中国在后疫情时期的创作储备,也以这样更年轻、更刺激的创作方式来鼓舞未来电影创作者,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微信图片_202008121407482.jpg

说起疫情给中国电影造成的困境,郑鑫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具备了很强的修复力,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在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仅仅 100 亿人民币,跟其他领域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市场,我们当时的项目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当时提出了‘窄即是宽’的概念,做电影细分领域的专业市场,用我们的专业,为电影人搭建一个专业平台,只有做得‘专’ 和‘纯粹’,才能在市场中拥有竞争优势,后来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在之后的几年异军突起。”

微信图片_202008121407483.jpg

而如今“剧本杀”的IP的走向,是探索另一种可能性,郑鑫与伙伴们创办的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是中国第一个横跨“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商业运营”“金融投资”四大平台的影视综合体,他们所做出的成绩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鑫表示,“在制片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全产业链集中带来的高效和高性价比打造优秀的电影,因此,这个剧本项目会不断深化,以剧本为起始,之后会多元化发展,落地成为戏剧、网综和院线电影。”

微信图片_202008121407484.jpg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入驻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等一批中国影视创作、制作头部资源。在疫情期间,中国电影导演中心的外部工作一度暂停,现在随着疫情稳定也已经迅速重启。郑鑫透露,颇有影响的电影艺术沙龙“影享”即将开始运作,后续将继续邀请来大师级的导演和作品与观众交流。郑鑫此前参与了梅峰导演的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制片管理工作,她表示自己开发的一些优秀影视项目的制片管理和运营也在逐步恢复,颇受鼓舞的是,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日前被评为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未来将加快打造“电影+”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战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中国电影要急速完成从“中国符号”到“中国精神”的升级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8-07
第16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名单公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7
《今日影评》对话影人 探索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5
《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播出 致敬中国电影人的“金石”精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走进电影博物馆与观众交流,《长空之王》导演刘晓世:把电影当作科研工程来对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5
同仁追忆万玛才旦:中国电影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导演
中国新闻网 2023-06-27
中国电影基金会第六期吴天明青年编剧研习班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7
电影《九兰》入藏中国电影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