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普宗信(左一)和同事在搜寻野生亚洲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现生活着我国最大的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约280头。近年来,国家对亚洲象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野生亚洲象数量增多,与人类生活区域重叠,“人象冲突”频繁发生。
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的一名监测员,49岁的普宗信的工作就是监测野生亚洲象的活动情况,提醒周边百姓注意防范,减少野象对人员财产的伤害。8月8日下午,普宗信在查看一根被野生亚洲象吃过的玉米。
为此,普宗信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要通过空中无人机加监测员实地跟踪的方式去监测野象并及时发布到预警平台。8月8日下午,普宗信在测量一头野生亚洲象的脚印。
如果遇上刮风下雨无人机无法使用时,就只能凭借监测员的经验跟踪。8月8日晚,普宗信在拦截一辆即将通过野生亚洲象活动区域的汽车并告知驾驶员野象活动情况。
对这些野象,普宗信如数家珍,他的手机里几乎都是野象的照片。8月9日上午,一头野生亚洲象在一座山上的玉米地里活动(无人机照片)。
看到它们摇头晃脑做出各种动作时觉得很可爱,可一看到肇事现场还是有些后怕。8月9日上午,普宗信在野生亚洲象活动区域一个路口处设置警示牌。
野生亚洲象有多危险,没有人比普宗信更清楚,追着野象跑的普宗信也时刻面临着被野象追的危险。8月8日,普宗信展示自己曾经在街道上被野生亚洲象追赶的照片。
曾经他和同事被突然出现的野象追赶,他们拼命奔跑爬上大树才逃过一劫。8月8日晚,普宗信(右一)和同事向志杰通过无人机及安装的红外相机搜寻野生亚洲象。
虽然面临危险,可令普宗信高兴的是监测区的居民对野生亚洲象的认识和安全防范的意识不断提高,当野象出现时不会再去围观。8月9日上午,在找到活动的野生亚洲象之后,普宗信才开始吃早餐。“如果没有找到大象,早餐都没心情吃!”普宗信说。
他希望由他们提供的野象活动信息能在保护好野生亚洲象的同时避免更多的财产和人员伤亡,缓解“人象冲突”。8月8日晚,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两头正在路上活动的野生亚洲象。
8月8日下午,普宗信站在车子上查看并通过微信和同事联系。
8月8日下午,普宗信(右一)配合同事向志杰放飞无人机。
8月8日下午,普宗信(左二)和同事在商量搜寻野生亚洲象的路线。
8月8日下午,普宗信在检查一堆野生亚洲象的粪便,以此来判断野象活动情况。
8月9日上午,普宗信在拍照,准备向预警平台发布野生亚洲象出没的预警信息。
8月9日上午,在发现野生亚洲象活动地点之后,普宗信拿着警示牌去封路。
几头野生亚洲象在破坏庄稼(勐海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供图,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图/新华社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