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企业积极捐款捐物、生产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面对疫情,企业和政府同呼吸共命运,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战疫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齐鲁制药集团就是上述企业中的一家。“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北京青年报:疫情发生时,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各类防控物资十分匮乏,作为一家药企,当时做了哪些工作?
李燕:我们全力支援武汉抗击疫情。
1月20日,我们公司在武汉成立了由16名齐鲁制药当地员工组成的抗疫志愿服务队,参与到当地疫情防控中。1月22日,我们向武汉发运了4000只N95口罩,在接下来近一周时间,克服各地物流不畅等困难,把这些物资紧急发放到当地几家新冠肺炎收治任务最重、物资最紧缺的定点医院去,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我们武汉工作人员还千方百计从当地筹集到1000套N95口罩、部分防护服和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发放给这些医院。此外,我们还向当地紧急捐赠210万元现金用于抗疫。
1月26日,武汉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座医院紧张施工建设,急需一批通风设备,而此时齐鲁制药恰好有一批12套空调机组正准备从厂家运往济南,用于生物医药车间建设使用,我们得知消息后当即决定把这批设备转发到武汉,29日这组设备运抵当地,确保了两所医院按期完工。
北京青年报:当时,除了湖北外,全国各地的物资都比较紧缺。
李燕:对。我们除了全力支援武汉外,还根据各地防疫形势和物资短缺情况,先后向海南、山东、北京、上海、湖南、江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全国多地捐赠大量物资和现金。
截至目前,全集团已累计向全国各地捐赠款物原始价值2300多万元,其中捐款1000万元,各类防护物资110余万件。
进入3月,欧洲、美国以及全球各地新冠肺炎迅速蔓延,多地疫情告急。我们又紧急向全球20多个疫情严重国家捐赠大量口罩等防控物资。
北京青年报:向各地援助这么多的防护物资,怎么样保证生产?
李燕: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一面力所能及向各地援助各类防护物资,一面在制定周密计划、科学进行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努力保生产。我们各个基地一方面全力克服自身困难,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各级党委政府力量,全面做好产品生产。
我们先后有20个产品被国家纳入重点调度临床用药,加上去年9个产品中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公司面临艰巨生产任务。确保临床供应,齐鲁制药各个生产基地全力以赴保生产。以齐鲁制药济南高新分厂为例,自1月25日以来,这个分厂全面实行人员三班导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一直保持至今。
北京青年报:经历了这次疫情,您作为一名医药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感想可以分享一下吗?
李燕:这次疫情暴发来势凶猛,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社会秩序快速恢复。
作为一名医药从业者,我想除了大众的团结,广大医护人员的牺牲奉献。咱们国家的医药、医疗器材、防护用品生产能力的快速动员能力,也是取得目前成果的重要保障。
以齐鲁制药为例。
包括我们的抗感染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等,有20个药品被国家集中调度,用于新冠肺炎相关治疗。其他我们的同行也有大量药物被广泛运用在临床,这种战时的经历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从事医药事业的巨大价值。
当然了,还有大量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口罩生产厂家,他们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我想,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国家的这种医药、防护物资的战略安全意义进一步凸显,相关领域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来势凶猛,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北京青年报:您今年还带来了哪些建议?
李燕: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国民要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要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作为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我国为世界上发生心源性猝死最多的国家,保守估计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每分钟约1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
建议国家尽快推进上述政策的落地实施步伐,早日形成由市民参与、公益救助、院内急救有序衔接的急救体系,确保病患救治速度与救治成效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一个是加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全民培训和普及。推进急救知识进校园,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从中小学开始将其作为生活必备技能予以掌握。
另一个就是提高急救设备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的普及率。
AED能够自动检测心律并通过快速电击让心跳从异常恢复到正常。从医学救治角度上讲,若能立即取得AED,则应优先使用AED。
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提高我国各大城市的AED配置普及率,尤其在地铁、火车站、体育场馆、商业街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借鉴消防设施的配置方式优先配置AED设备并设立明确的标识,以便随时取用。同时,为警车、消防车等专业车辆配备AED,随时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