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随我常驻墨西哥,因不满三岁,我送他到首都墨西哥城一家私立幼儿园上了半年的“预科班”。
半年来,我跟着孩子一起亲身体验了这个不算发达的拉美国家学前教育的诸多细节,着实有不少颠覆自己常识的地方。
记者孩子所在幼儿园“预科班”毕业照
“乱糟糟的”毕业汇演
临近暑假,学校通知家长去观看小朋友们的毕业汇演。让我有些纳闷的是,平时并没看到儿子参加什么排练。
汇演那天,果然给了我“惊喜”。
家长粉丝团倒是给力,不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统统上阵,就连七大姑八大姨也来助威,把观众席挤了个水泄不通。可怜舞台上的孩子没怎么见过这么大阵仗,几个小孩被吓得放声大哭。
从节目质量上看,确实没怎么排练过,虽然民族服饰十分亮眼。整场演出没有统一整齐的步伐、字正腔圆的报幕,更没有精彩像样的节目。
舞台上各怀“心事”的孩子们
有的只是孩子们排着队跟老师上台,然后一字排开,有的小孩会跟着老师的动作和音乐节奏表演,大部分站在台上一脸茫然,更有几个年龄小点的孩子坐在老师腿上或者旁边全程大哭!
倒是家长和老师们淡定的很,一个老师在台上专门负责安慰几个哭泣的小朋友,家长则在台下为自己的孩子加油鼓劲,丝毫没有觉得尴尬。
这种“随意”的体验让我想起第一次参加学校家长公开课时的感触。美术课上,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冰块做成的颜料球还有一张纸,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我满心期待孩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虽然稚嫩但是充满童趣的作品,结果完全是小孩子们随意发挥,手上身上全是颜料,而老师则笑眯眯地袖手旁观。
幼儿园美术课视频截图
老师“不告状”
有一段时间,我很烦恼,儿子似乎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频繁出现推、拍、打、掐、咬等攻击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且屡教不改。每天我都忐忑不安地等着老师“请家长”。
过了好一段时间,学校还是没有“传唤”我。我坐不住,跑去找老师问孩子在学校是否有攻击性行为。老师却很平静地回答,是有过几次,她们看到后就把两个小朋友分开,给他讲道理了。
可是,娃刚来墨西哥没多久,哪里能听得懂西班牙语的道理啊......
大概老师也感受到了我的疑虑,安慰我说:“这个年龄段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很正常,如果你实在担心的话,我们可以给你安排一次心理辅导,看怎么帮你度过这个难关。”
我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次心理咨询,没想到,还收获不小。
心理老师根据我对于孩子成长和教养环境的描述,为孩子身上出现的大部分不良现象找到了原因。末了还推荐给我一本育儿书。
又被结结实实“教育”了一回!
学校心理老师推荐的育儿书《如果你爱他,就请好好教育他》
看到孩子走的每一步
要放暑假了,学校通知家长去取孩子的个人物品,其中有一个好几斤重的大夹子。
回家打开一看,着实惊喜。里面全是孩子们平时在学校做的手工、绘画、绘本等,而且每一张都写着日期和名字。学期结束,学校并没有用一份简单的学生测评意见打发家长,而是认认真真保留了孩子在学校走过的每一步,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这难道不是最最珍贵的礼物吗?
记者儿子的幼儿园课堂作品
平等对待这些小小的人儿、给他们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做主、不要求整齐划一......虽然没有教科书式的漂亮成果交付,但过程却十分美好。
我想,这就是这个拉美国家的学前教育感动我的地方。
原标题:驻外手账 | 在墨西哥读“预科”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编辑/毛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