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共享碳福: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视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4 18:57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大理念20周年,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近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推出科普读物《共享“碳福”:揭秘绿水青山里的“福”文化》,创造性提出“碳福”概念,为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提供了新视角。

“碳福”概念由陈春彦教授率科普团队基于福建的实践凝炼而成。福建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第二故乡”,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该省“两山”理念探索起步早、历史久、“国家得绿,群众得利”“树定根,人定心”等成果突出,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1997年,习近平同志调研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时,极富远见地叮嘱当地干部群众“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与2005年他在浙江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大理念一脉相承。如今,常口村已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碳票”当嫁妆一时传为美谈。当许多人仍然对“碳为何物”“何为双碳”“何以碳中和”等一筹莫展时,常口村的村民们率先体验了“碳票变钞票”“卖空气也能赚钱”等因碳而生的幸福感。此即“碳福”概念的源起。

“碳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之福,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各种幸福感的总和。从社会科学普及角度看,如果以生态传播生态,既笼统又抽象,难以形成普通公众认知上的深刻印象。“福”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情感凝聚力的共同追求,选择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关键字“碳”,赋予其“福”份,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有利于从心理上消除基层干部群众对碳达峰、碳中和、节碳减排等专业名词、术语和政策的距离感和误解,让群众爱听、爱记、愿做,提高生态文明科普的话语效能。

“碳福”源于福建,与当地浓郁的祈福、祝福、谋福、惜福、造福的文化氛围和求福、惜福、报恩还愿等民风习俗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深入走访船民、渔民、护林员、艄公、茶农、巡河人、治沙人、唤鸟人、网格员、民宿主等普通群众,从他们的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传统“福”文化与“两山”理念结合后所形成的强大内驱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既“造福一方”,又“为人类谋永福”。因此,以“福”字引领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想往相向而行,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亲近感和参与其中的自觉性,有利于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践行“两山”理念。

传统福文化中,谐音梗妙趣横生。比如,平安福清的吉祥物是“老虎”,因为福清方言中“虎”即“福”,许多景区喜欢以一把巨型茶壶为背景,既可以理解为当地人爱喝茶,也能够由“壶”联想到“福”。“碳福”一词则兼取“叹服”之意,以示对“两山”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远见卓识与“敢拼才会赢”的感叹与敬佩。正是25年前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前为福建“生态立省”谋篇布局,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传承“弱鸟先飞”“点水穿石”“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重要理念和工作方法,八闽大地才先享“碳福”。因此,共享“碳福”殊非易事,它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幸福一样,需要奋头徼福、德智谋福、造福子孙、惜福惜缘。

“碳福”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新型的幸福体验,因福建特殊的土壤和条件而孕育,可以视作福建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对全国的一个独特贡献。但“碳福”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应该成为公众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的共同体验,以共享碳福为主题,宣传普及、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应该是一个富于启迪的新视角。

文/潘洪其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践行“两山”理念|广发银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5
今日社评 | 用“两山”理念绘就京华大地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15
“两山”理念20年!浙江召开这一座谈会,有三个重要信息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8-12
践行“两山”理念 兴业银行奋力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1
北青快评 | 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2
北青快评|节能攻坚需要你我同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北青快评|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4
福建省委书记:真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常来福建走走看看,共同感受有福之地的福气福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