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获悉,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日前举行。大会以“智领朝阳 创享未来”为主题,全景展示了朝阳区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大举措和服务体系,彰显了朝阳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的路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到2027年底,朝阳区将建成2个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标杆应用工程,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
会上,朝阳区政府发布了《朝阳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底,朝阳区将建成2个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标杆应用工程,打造3-5个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性项目,培育10个以上行业领先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建设5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特色产业园区。
近年来,朝阳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未来,朝阳区将全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培育聚集一批领军企业、高成长企业、高品质园区,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更开放的共享平台、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大会现场,朝阳区科技创新街乡协同共建正式启动。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与望京、酒仙桥、东湖等首批11个重点街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共建机制,合作推进产业谋划、空间共建、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场景开放等,共建科技产业创新生态。
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团正式成立。该服务团汇聚了多家银行、券商、投资机构等金融力量,将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全周期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推动力,活动现场点亮协同算力集群。该集群整合多家头部企业资源,推动算力技术迭代升级,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算力服务。在数据支撑方面,朝阳区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截至目前,累计打造3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为垂直领域大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撑。
大会发布AI+文化、文旅、教育、医疗、工业、金融、城市管理、市政管理等11个示范场景。其中,在AI+文旅领域,朝阳区建设亮马河时光闸裸眼3D动态艺术体验空间,基于裸眼3D大模型,采用AI全息音频定位,打造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夜游体验。
在AI+工业领域,长城钻探将人工智能用于钻井工程,发布“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落地一键自动控制、井场智能感知、决策智能优化AI应用场景,推动“汗水钻井”向“智慧钻井”变革。
在AI+城市治理领域,朝阳环境集团首创大小模型融合的全链路智慧焚烧系统,实现主蒸汽稳定性提升30%,自动投运率冲破98%。
在AI+市政管理领域,朝阳区打造北京朝阳AI视频图像分析平台,已接入区内18000余路摄像头,可同时对近200路视频点位进行实时分析,覆盖10类城市管理问题。
在AI+生态环保领域,朝阳区打造“生态大脑”综合调度指挥平台,构建“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 的新一代智能监测网络,为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智能化方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