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生命意义的追寻 ——读长篇小说《龙凤歌》
人民日报 2025-08-08 17:04

《龙凤歌》:胡学文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初闻《龙凤歌》之名,我以为其寓意仅仅是“龙凤呈祥”的祝福,开读后才发现,“龙凤”指向的是一对龙凤胎的命运。朱灯、朱红及其家族几代人的生活故事,与中国近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交织。作家胡学文在其中熔铸了饱满的生活经验,赋予故事以真实力量,同时又能超越现实表象,对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展开深思,显示出小说家洞悉世事、直抵本质的功力。

作者上一部长篇小说《有生》叩问的是生存韧性这一主题,以祖奶曲折传奇的百年人生来象征扎根大地的顽强生命力。读罢《有生》后,我确实想过:作者后续的创作该如何承接与超越?对任何人而言,写完一部厚重之作,都是对生命体验的巨大消耗。几年后,《龙凤歌》的问世,让我看到作者不一般的抱负。

不妨说,从《有生》到《龙凤歌》,作者探讨的主题从“如何活下去”的肉身层面转换到了“如何活得有意义”的灵魂层面。不知作者内心是否有意如此,但这的确关乎中国人从物质追求到精神安顿的生命史。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进入了一个物质丰富、信息超载的时代,寻找精神寄托、寻找安身立命的意义感,变得重要起来。从主人公所经历的心灵求索中,我们未尝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人说故事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基础,因为故事积累着文化,沉淀着意义,也凝聚着认同。《龙凤歌》中,每个人物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朱灯、朱红的母亲马秋月,正是一个热爱听故事、热衷讲故事的人。这个看起来有些卑微的农村女性,生活中绝非仅有生儿育女的劳作,其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对故事的渴望,都昭示着内心世界的开阔与超越。

乡土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主线,在进入21世纪后,伴随乡村转型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与挑战。《龙凤歌》写的是乡土故事,用的却是现代的艺术结构。小说人物成长于北方乡土,亲历着城乡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的生活与情感既烙印着传统的影响,又迸发出对现实和未来的渴求。作品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对精神世界重要性的强调,无疑是对浮躁心态的回应。它澄澈地告诉我们,一个人活着,不能完全被外在的物质世界所左右,而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在作者看来,小说有两极,一极向下,是世俗生活;一极向上,是灵魂和精神。扎得深又升得高,是他心中的好小说。《龙凤歌》正是他文学观念的一次有力实践。

王威廉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湖湘巨变中的洞庭长歌 作家余红推出长篇小说《洞庭人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0
雪漠长篇小说《沙漠的女儿》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0
书写西部地区山乡巨变 马金莲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刘学安长篇小说《留城吟》上市 再现汉张良封地古留城不为人知的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文学|杨典的最新长篇小说《赤兔博异馆》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赏读|历史叙事、悲悯情怀及其他 ——关于石清礼长篇小说《孤独的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被“误读”为报告文学的长篇小说
新民晚报 2023-12-04
周瑄璞长篇小说《芬芳》作品研讨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