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 纵身一跳 虞姬成了霸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8 08:01

喜剧虽有专门的名词解释,但如何定义因人而异,并有雅俗高下之分。提出“差势”喜剧观念的陈佩斯,把喜剧当作理性艺术看待,他主演或导演的喜剧,无论是长篇幅的影视话剧,还是短篇幅的小品短片,大都有搭建得较为完整严谨的结构、设计得较为巧妙考究的形式。在结构作为支柱、形式作为看点的基础上,他常用环环相扣的多种喜剧手法丰满人物、推进事件,让带有悬念色彩、讽刺意味的桥段与包袱,在既符合又打破逻辑的荒诞情境中制造冲突与矛盾,带出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令观众开怀大笑之后,品出韵味,有所收获。

陈佩斯导演、编剧、领衔主演的电影《戏台》,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根据毓钺编剧、陈佩斯导演的同名高口碑话剧改编的本片,可能由于陈佩斯阔别影坛已有32年,这20多年又一直从事舞台剧尤其是话剧工作,因此他对话剧语汇非常熟悉,对电影语汇有些生疏,存在视听语言不够电影化、舞台剧痕迹较重等问题,但用乱世中戏班的遭遇道出个体命运沉浮的文本,以及具有层次的表演和让人咂摸的立意,揭示出高级的喜剧往往都有悲剧内核的真谛。

片中京剧《霸王别姬》被军阀糟践篡改,关照的是人在时代夹缝中求生的艰难,虽然“戏比天大”指向人格尊严不容践踏,但面对真枪实弹制造的死亡情景,人为了生存,也只能让渡尊严。由是,“戏台”有了既具体又宏阔、从台上延伸到台下的多重意象。

陈佩斯的差势喜剧观念

戏台,影片里既特指戏院里的方寸空间,又泛指社会层面的广阔天地;影片外则成为象征,承载近些年主动远离喧嚣的陈佩斯,对于较为纯粹的喜剧阵地、创作环境的追求与坚守。而戏台与前台、后台、观众席一道构成的图景,既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期的微缩浮世绘,也让影片以小人物、小视角与大时代、大社会有了勾连。

陈佩斯的多数喜剧作品,属于从民间土壤中生发的人间喜剧,带有真实的生活质地和烟火气息,映照出时代的进程和社会的变迁。

1979年,本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一名龙套演员的陈佩斯,因在王好为导演的《瞧这一家子》中,首次担纲主角,出色演绎一名读书少、业务差的话剧演员而崭露头角。这一经历为他打开喜剧艺术的大门,让他的演艺之路越走越宽,在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回看陈佩斯巅峰时期的作品,有与朱时茂搭档、留在不同代际的观众记忆深处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等小品,有与父亲陈强合作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伦理电影《父与子》《爷俩开歌厅》等,还有自导自演的《孝子贤孙伺候着》《飞来横祸》等影视剧、《两个木匠》《人与电话》等短片。这些作品令观众捧腹大笑深有共鸣的原因,是那些用对比、反差、错位等手法制造的喜剧矛盾,大都富有生活气息,那些用接连不断的幽默桥段串讲的故事,大都具有现实底色与悲悯情怀,它们不仅描绘小人物的生活困惑,也记录时代的变化、捕捉人心的起伏。

陈佩斯能持续赢得观众口碑,与他不断钻研喜剧理论、揣摩观众心理,逐渐琢磨出独特的“差势”喜剧观念,以及始终尊重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关系。他多次表示,要利用观众与演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等,以及角色之间生理与心理、物理与精神层面的差异造就的“差势”做喜剧,认为喜剧的观演关系里,观众的视角应高于剧中人物尤其是处于劣势的人物,比他们提前知晓后续情境,并能看到剧中人暂时或永远看不到的陷阱或风险。预知未来让观众产生优越感,他们会期待人物掉入陷阱或遭遇风险,人物越在情境面前表现得张皇失措,观众就会越开心。换言之,“差势”的大小,决定了喜剧效果的好坏。

不过可贵的是,陈佩斯很少用带有粗俗、攻击、猎奇等色彩的语言与行动,刻意增加“差势”,而会设身处地站在人物的角度,用同情、尊重的目光看他们遭遇难堪、化解难题,借此将观众的优越感消解,让喜剧有了悲情内核。比如,他与朱时茂合作的那些经典小品,两人的外貌、身份、职业等都有明显的反差,但他们并不围绕这些大做文章,而是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误会、曲解、错位,与夸张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制造戏剧矛盾,推进事件发展,达成喜剧效果,道出生存智慧。

电影能抵达更多观众

新世纪初,陈佩斯告别大银幕、小荧屏,以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的方式,专攻受众有限的话剧。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创作涉及的题材虽然变得宽泛,但始终没有离开小人物,并且喜剧理论更加成熟,表达更有深意。

陈佩斯的话剧作品,既有关注现实的《阳台》《托儿》等,也有聚焦历史的《戏台》《惊梦》。话剧《戏台》《惊梦》的编剧都是毓钺,他在这两部作品中都用具有人文底蕴的文字,借权势对于艺术与创作的干预,探讨了个体的生存与尊严,只是侧重有所不同。《惊梦》里的昆曲戏班不懂战争逻辑,在两方势力的拉锯战中,无奈将昆曲与歌剧强行嫁接,嫁接的成品不伦不类,被戏班当作“同一套产品”服务敌对双方,一方欢喜,另一方却差点让戏班“团灭”。《戏台》里的京剧戏班懂得战争逻辑,但在军阀的枪杆子下,为了保命,也只能忍痛让传统京剧《霸王别姬》变得面目全非。

两部话剧都久经市场检验,收获无数好评。其中2015年首演的话剧《戏台》,迄今已热演300余场。不过鉴于话剧每场的观众数量有限,看过话剧《戏台》的观众相对于电影观众而言必然少之又少,陈佩斯将话剧《戏台》拍成同名电影,无疑能让更多观众领略到这部佳作的风采。

从话剧到电影,陈佩斯在保留核心事件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与扩充,并用蒙太奇手法打破舞台上场景只有德祥大戏院的局限,通过不同景别的镜头,将战火纷飞的北京城、陈设奢华的大帅府、市井味十足的前门街头等,与故事的生发地德祥大戏院交错呈现,让观众快速进入历史语境,直观感受到“戏台”不同意象的叠加。

大小戏台同演荒诞戏码

电影开场以一组交战镜头交代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时代背景后,用身为票友的包子铺伙计大嗓儿(黄渤饰)等人,以瞧热闹的方式议论局势,猜测京剧名班五庆班和名角儿金啸天(尹正饰)能否在德祥大戏院顺利演出等,表明北京城的一些百姓,像老舍《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一样,认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皇城历来便是打打杀杀,并没有把时局的变化太当一回事,每天琢磨的还是如何过好自家的日子。

五庆班连演三场《霸王别姬》、金啸天出演霸王的告示一经贴出,所有戏票便销售一空,道出金啸天与五庆班魅力非凡之外,进一步侧写出众人对“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不在意:买票的观众不是要及时行乐,而是在享受生活,是为终于又能看上名班名角儿演出的好戏埋单;吴经理(杨皓宇饰)为戏院又能因好戏增收而兴奋;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饰)和男旦凤小桐(余少群饰)等演员,则主要为又能为懂戏的观众演出而开心。

但当暂时在军阀混战中抓住权力的洪大帅(姜武饰),用手中的枪让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地头蛇刘八爷(尹铸胜饰)一命呜呼,除了不在场的金啸天、大嗓儿,众人瞬间看清了现实。戏院小戏台、时代大戏台上的荒诞戏码,同步上演。

众人身份、地位等造就的“差势”,各种因素导致的“误会”,让洪大帅把不识他真面目的老乡大嗓儿错当成金啸天,指定他演霸王,侯喜亭、吴经理等人不敢忤逆,一边向后台供奉的祖师爷神龛谢罪,一边把他们的性命押在大嗓儿身上,而“假霸王”即使在台上错误百出,台下懂戏的观众也不敢喝倒彩,被迫随着洪大帅的叫好而热烈鼓掌。当洪大帅哭闹着说霸王不能在江边自刎,戏班也只能修改剧本让霸王过江。

闹剧愈演愈烈之时,因情场失意萎靡不振的金啸天清醒了过来,不惧洪大帅手中的枪,按照戏的本来面貌演起“真霸王”,受到触动的侯喜亭、吴经理等人,也不再在乎明年的今天是否是他们的忌日,悲壮之感油然而生。好在,洪大帅怒火中烧要将金啸天枪毙之际,蓝大帅已率军闯了进来,洪大帅丢盔卸甲趁乱逃窜。德祥大戏院一片狼藉,但角儿们终于能在台上演一出好戏,懂戏的观众终于能在台下看一出好戏。

但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洪大帅走了,围着蓝大帅搭建的“戏台”,又唱起蓝大帅偏爱的戏码。戏班的命运又会如何?不爱霸王爱男旦的蓝大帅,当然不会再让霸王过江,但折磨凤小桐基本已成定局。彩蛋里凤小桐往护城河里纵身一跳,让戏里的虞姬变成戏外的霸王,留下一身风骨,但乱世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者,又能有几人?

文/梅生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艺评 | 《戏台》 纵身一跳 虞姬成了霸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8
《戏台》热映 陈佩斯:喜剧和悲凉感的平衡像走钢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1
《戏台》热映中 余少群“伶人傲骨”圈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30
《戏台》首映礼上演“老友记” 陈佩斯:大家喜欢 我就快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5
《戏台》预售开启 终极预告笑闹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8
《戏台》从话剧舞台搬上了大银幕
北京青年报 2025-07-03
《戏台》发布“嬉笑怒骂皆风骨”陈佩斯特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2
《戏台》发布预告 陈佩斯回归银幕 就等您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