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脉的“德州注脚”:从漕运咽喉到精神图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4 08:55

斑驳的船票诉说漕运故事,肃穆的碑刻铭记忠烈丹心。8月2日,伴随“九达天衢”的千年河声,“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德州站在德州市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运承原真·文栖安德”为主题,聚焦运河物证叙事与颜真卿精神传承,通过文化座谈、运河长卷钤印、文创市集、全民短视频共创四大板块,开启一场贯通古今的文明对话。

精彩的文化座谈深入历史经纬,探寻城市灵魂,不仅吸引了近200名观众线下参与,更在线上吸引了逾114.2万人次观众,共同沉浸于这场滋养齐鲁文脉的文化盛宴。

“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第五站落地德州

阅读为舟 共绘运河传承图景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首都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德州市图书馆承办。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杜云虹,《中国文化报》山东记者站站长苏锐,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柳骁,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黄山,德州市图书馆馆长郭峰出席。

活动伊始,德州杂技《巧耍花坛》蹬缸表演惊艳亮相。杂技名家丁振宇身姿轻盈矫健,动作飘逸洒脱,险中求稳,精湛的技艺瞬间点燃全场,淋漓展现了运河儿女刚柔并济的力与美。

杂技名家丁振宇现场表演

德州市文旅局局长柳骁在致辞时表示,德州始终以敬畏之心守护运河遗产,坚持以创新之举对运河故道、古码头等进行系统性修缮,让“旧河换新颜”,随着2022年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大运河德州段沿岸现已形成“春赏花海、夏游碧波、秋品丰收、冬观灯影”的全季旅游路线。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柳骁在活动现场致辞

现场,一幅山水长卷徐徐铺展,将千里运河的壮阔气象与人文精粹,尽收于一轴之间。画卷上随文旅行程依次点亮的城市,正是“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的足迹所至。每一座城的人文地标、文化遗产,都因这条母亲河,而血脉交融、荣光共生。长卷如丝带,串联起“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一路走来的城市记忆:从绍兴纤道上镌刻的岁月石痕,到淮安流淌的西游神话,再到郑州“天地之中”的浩荡气魄,此刻行至德州“九达天衢”的漕运传奇。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与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杜云虹共同在长卷“德州”印记处钤印,完成了一次运河文脉的时代接力。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右二),与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杜云虹(左二)钤印运河长卷

随后的图书互赠仪式,更见两地情谊之深:首都图书馆精选《诗经》《京华旧影》等典籍南下相赠,德州则回馈《德州旧志九种校注》《德州城市文化述要》《历代诗咏德州释义德城卷》等文献——恰似当年通惠河与卫运河的水脉交融。

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左),与德州市图书馆馆长郭峰(右)互赠图书

触摸“运河心跳”:物证中的历史原真

大运河德州段宛如“流动的史诗”,它承载着漕运喧嚣、市井烟火,回荡着文人吟咏,更烙印着颜真卿的忠烈风骨。文化座谈现场,三位“运河阅读者”引领观众拨开历史烟云,让公众读懂了运河的“原真”与“栖息”:前者是真实的历史与生活,后者是城市精神的延续。

座谈现场

依托大运河漕运咽喉的独特地位,德州自古便是“九达天衢”的商贸辐辏之地。德州市政协文化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以源自运河脉络的“物证”——民国德县兵工厂铭牌、铜墨盒及明代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石碑,开启了尘封的运河记忆。他指出,这些物件是昔日漕运枢纽繁华与烟火气的“无声证言”,并精辟概括道:“德州,因漕置仓,因仓设卫,因卫筑城,因城兴市。”而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更将德州运河流淌成一座城的独特意境。 

王德胜 德州市政协文化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著名媒体人敬一丹携新作《走过》来到德州,以“行走阅读”传递人文温度,笑说此行圆了她此前一直未睹大运河山东段的遗憾。敬一丹重温了纪录片《话说运河》的经典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座谈中,敬一丹聚焦博物馆的力量,强调每个城市都应建立有自身“态度”的博物馆,记录文化血脉,生动讲述运河作为“生活母体”的故事。她进而呼吁:善用便捷传播与专业内容,助力年轻一代跨越时空,与这份厚重的历史相遇共鸣。

敬一丹 媒体人

德州之“德”,于颜鲁公(颜真卿)的忠勇风骨中得以具象与升华。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杨子墨在讲述中描绘:德州的千年运河波光里,曾深深映照着盛唐书坛巨匠颜真卿的身影。他以笔墨凝铸刚烈,以生命践行忠义,为这座以“德”为名的城市镌刻下不朽的精神印记。杨子墨向众人展示了颜真卿血泪凝成的《祭侄文稿》,杨子墨剖析道:“此稿绝非刻意为之的书法,而是‘守土有责’本能的悲愤喷薄,是忠魂在纸上的永恒铭刻。” 

杨子墨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而矗立于德州运河畔的《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存世唯一的隶书碑刻(颜隶)。杨子墨指出,此碑见证了其楷书风格转向雄浑宽博的关键历程,“碑文方正雄健的笔锋,如刀似戟,被视作颜公对叛贼的无声宣战与精神写照”。王德胜补充道,此碑至今珍存于陵城区文博苑,是“文栖安德”理念永恒的物理坐标与精神图腾。 

当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线下参与

全民共创:让运河故事“破圈”生长

为“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德州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开启。在德州市政协文化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和北京青年报视频部主持人王雯雯的引领下,人们沿运河遗存溯源“原真”德州,探访四女寺枢纽“三湾抵一闸”的治水智慧、运河古街康熙与扒鸡的漕运奇缘、苏禄外交史迹,体验德工文创园的当代活力;最终在图书馆的书香墨韵中,让千年运河文脉流淌心间。 

城市漫游团来到四女寺水利枢纽闸坝上

在运河古街了解“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牌坊的历史

在杨家圈文化街区一起品尝德州扒鸡

与座谈会联袂登场的“运河主题文化市集”,荟萃了首都图书馆文创以及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德州窑红绿彩的醇厚、建志剪纸的灵动、陶瓷印章的古雅交相辉映——多元艺术在此交融,生动诠释大运河的生活意趣与诗意美学。

为鼓励大众用镜头讲述大运河德州段故事,本次活动特别推出“印象运河·由你发声”短视频大赛!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短视频达人,还是运河文化追梦者,均可用15秒至5分钟的创意视频,演绎大运河主题诗歌或经典文学作品片段。作品请带话题#印象运河由你发声并@首都图书馆。大赛将古老的运河文脉交予年轻的声音,用镜头创意为运河文化注入青春活力,打造一场全民共创共享的文化盛宴!

从青春创意的光影回响,到千年古城的文脉深探,运河的故事奔涌不息。下一站,“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即将抵达赵都故地邯郸,于漳河故道的沉沙间,触摸曹魏铁甲的凛凛余威;在滏阳河的粼粼波光里,聆听明清商船的悠远号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长河传诗韵 文脉贯中原——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郑州站圆满收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8
千年运河话西游,淮上文澜启新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6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在绍兴起航
新华网 2025-06-24
“AI鲁迅”回故乡,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绍兴起航
潮新闻 2025-06-24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首站活动举行
劳动午报 2025-06-24
二〇二五“大运河文化阅读行”起航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5-06-24
“AI鲁迅”回故乡啦!“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在绍兴精彩起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4
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起航 “AI鲁迅”回故乡
千龙网 2025-06-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