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AI谣言亟待“魔法”升级
科技日报 2025-02-26 07:45

随着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各种类型的内容)创作的快速发展与迭代,网络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比如,用各种模版一键上传照片,就可以生成各种有趣的小视频;看AI小猫小狗做饭,也成了近段时间的热议话题。但与此同时,AI生成的各种低质内容也铺天盖地而来,给广大用户造成信息干扰。

生成式AI降低了标题党、“擦边”内容的制作门槛,但技术的加持让AI谣言更具“说服力”、伪装性和强传播性,使得传统辟谣手段难以招架。可以说,部分生成式AI正在重塑谣言的传播生态,并严重扰乱网络环境。

去年4月,在公安部公布的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中,就有4起涉及使用AI造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搜索热度较高的50个国内AI风险相关舆情案例中,超1/5与AI造谣有关。

当AI学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后,我们该怎么办?一方面,全链条的有效治理迫在眉睫,从企业平台、监管部门、技术提供者、用户等多方面发力,方能最大程度挤压AI谣言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作为AI技术应用和海量信息的载体,平台方的治理效能显得尤为重要。不少专家建议把关注重点放到源头治理上来,特别是同样利用AI,在谣言内容识别、路径追踪和自动化辟谣等方面“用魔法打败魔法”。

例如,今日头条在鼓励用户使用AI提效的基础上,也迅速升级、迭代AI模型的识别能力,收严AI内容的审核力度。识别到创作者使用AI辅助创作时,平台会打上标签,以提醒用户注意甄别。除此之外,平台还增加了后台的AI治理——持续迭代低质内容AI模型,命中模型的内容会被自动处置,从而减少或禁止对外传播。据了解,对于AI谣言治理,今日头条已构建起涵盖内容治理制度、内容审核、辟谣教育、内外联动的四位一体“防御工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2024年拦截不实信息超500万条,处置低质AI内容93万条。

让“AI治理”跑赢“AI谣言”,我们期待各平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不断升级“魔法”。政府机构、媒体、公众的多方协同也不可缺位,毕竟,网络谣言治理需多方握指成拳、形成合力。

文/杨雪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累计生成1.68亿个视频 可灵AI 2.0面向全球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16
抖音上线新功能,搜索谣言即展示辟谣信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07
今日头条迎来AI挑战:去年拦截低质AI内容超93万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24
AI应成谣言“粉碎机”而非“制造机”
澎湃新闻 2025-02-15
今日头条发布2024年度治理报告,一年累计拦截不实信息超500万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4
莫让谣言成震灾的“次生灾害”
人民网 2025-01-11
“上海财政紧张向佛祖借款100亿”的谣言是如何炮制的?
上观新闻 2024-11-30
60秒内即可生成5秒AI视频,豆包视频生成模型Seaweed上线即梦AI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