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大学生青睐“几分糖”的社交方式
中国青年报 2024-09-02 14:37

西南财经大学的程永莲是一个资深“i人”,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定义为“社恐”的她竟然会在线上约网友一起去线下旅游、看演唱会。

从线上交流共同爱好,到线下一起去看演唱会,这场出乎程永莲意料的“交友记”,真实地延伸到生活中。她意识到,交朋友并不一定需要深厚的感情基础,共同的兴趣和目标也能建立起社交联系。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情况展开调查,共计回收了来自261所高校大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4162份。调查结果显示,64.82%的受访大学生社交范围有限。其中,56.27%局限于关系较近的班级、宿舍、社团等社交圈,8.55%表示自己的社交范围较小,朋友不太多。

大学生不断拓展多元化社交方式

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郭士毅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向往大自然的他加入了一家户外俱乐部,每逢周末,他就背上登山包,和完全陌生的一群人去山里徒步。参加的次数多了,他便成了“出勤率很高”的队员,也有了一些眼熟的朋友。有时,他们在山上走饿了会相约下山一起吃个饭,偶尔也会说好一起报名下一期的活动。他在这里结识的朋友,比他岁数大出一轮的不在少数。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的主要社交方式是参加以班级、社团为组织的较为稳定的团体活动,仍有三成以上的受访大学生在开展社交时倾向于灵活的方式,比如找“搭子”、参加不同主题的社群活动等。

作为“追星一族”,南京师范大学的顾依琳在某社交平台发帖,希望寻找一个一起看演唱会的“搭子”。帖子发出后,她根据性别、年龄、所在城市和日常发布内容等信息,从10来个“应约网友”中选中了自己的“搭子”。她们约好先在线下见一面,以聊天的方式“破冰”后,觉得彼此很合拍。

“配一张引流封面、地理位置以及对‘搭子’的需求,有意向的人就会评论或私信跟我联系。”对于如何“找搭子”,华中师范大学的杜文婷早已驾轻就熟,她会和有意者先进行简单交流,初步了解对方情况后,再决定要不要进一步建立联系。热衷于提升个人能力、培养兴趣爱好的她,经常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活动“搭子”。

像顾依琳和杜文婷这样通过社交平台“找搭子”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无论是旅游、拍照、逛博物馆,还是学习、运动、看脱口秀等,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打破校园里的社交局限。

顾依琳形容自己是“全糖型浓人”。“我总是在交朋友时投入全部的真诚和热情,尽管偶尔会不被回应或被伤害,但我依然觉得真诚对待每个人是一件值得且有意义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我和我的演唱会‘搭子’成了要好的朋友。”

不过时间长了,顾依琳也会感到疲惫。她开始考虑是不是每一段社交关系都需要“全情投入”。“我想从高强度的情感社交状态中抽离,获得一些放松和休息的机会。”

在第二次“找搭子”时,顾依琳和对方的关系保持在“零糖”阶段。“不用过多倾注感情,轻松自在地体验短暂的结伴也很快乐。”这让她的“高浓度社交”找到一种舒适的平衡。“在不必要的时候适度降低对社交的期待,享受轻松的互动。”

某社交App所属机构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这种无负担获得社交带来的情感支持和情绪满足的“零糖社交”,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青睐的社交方式之一。

“长大之后,大家都变得忙碌起来,疲于在社交方面花太多心力。”杜文婷升学读研后,一方面觉得自己难以融入新的圈子,另一方面发现其他人的朋友很多,她的孤独感被无限放大。对她而言,“零糖社交”是能够暂时摆脱孤独感且成本较低的最优选择。

“和‘搭子’相处,不用担心对方会因为不感兴趣而拒绝。”杜文婷和“搭子们”的“限定社交”仅发生在特定时候。“虽然这种社交关系缺乏持久和深度,但简单而保持距离的陪伴也足够丰富我的生活。”杜文婷说。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武表示,大学生自身的社交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的重关系模式逐渐被新型的、消耗少的社交方式所替代。“这种观念转变是大学生对社交本质重新理解和认知的一部分,现代大学生更加追求自主性和自我选择性,这种新型社交方式使他们能够在不被动参与的情况下,建立更加灵活的社会关系。”

大学生不同“甜度”需求下的社交选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张岩也自称“浓人”,她喜欢沉浸在亲密的社交关系里。每交到一个新朋友或是进入一个新的圈子,她都像是处在“热恋期”的“小女生”,总是希望和对方待在一起。“我非常看重双方之间互相提供的情绪价值,这会让我对我的朋友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张岩说。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一样,能够在社交中保持“全糖”。张岩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也感到过困惑和内耗:“为什么有些友谊‘转瞬即逝’?”

多元化社交的背后,无论“全糖”还是“零糖”,“i人”或“e人”,每个人的“甜度”需求不同,社交选择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类型。

郭士毅所在的户外俱乐部里,与他相熟的队员已有不少。“但在这里,没人知道我的真名,也没人会问起我的个人情况。”郭士毅表示,不同年龄、职业、领域的队员之间只会聊到爬过哪些山、平时如何锻炼、有什么运动目标等。不互相过问对方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

“每个人的社交选择不同很正常,尤其在交朋友这件事上不存在强迫性。”郭士毅认为,无需给自己的社交方式设框架,根据本体感受和具体需求,选择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有获得感的社交方式非常重要。

这正是郭士毅对这个圈子“情有独钟”的原因。这种“社交边界感”在程永莲看来也不可忽视。深谙“零糖社交”之道的她,每当结束一次社交活动后,都需要通过独处来给自己“充充电”。“我在活动中认识的‘搭子’、朋友,都只是围绕一个共同兴趣或目标展开联系的,我们因为特定的情境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投入情感;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关系就像完成了‘使命’,可以告一段落了。”程永莲说。

但“零糖社交”并非“零社交”,程永莲只希望在社交中避免情感上的过度消耗。“我想聊关于追星的话题,我就会找追星的‘搭子’,谈心的话也有现实的朋友。只是如果一些‘搭子’跟我过度倾诉她生活中的琐事,我会有些厌烦,因为迎合太多人的情绪,会让我的社交状态很疲惫。”

对此,陈武表示,当代年轻人摆脱传统社交中权威和面子问题的束缚,追求的是一种不欠彼此、不增添负担的平等关系。“以个人兴趣和偏好选择社交对象和方式,社交关系也随之变得更加流动和多样化,实际上这反映着社会交往的进步。”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选择,受访大学生对社交生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积极性。中青校媒调查发现,37.07%的受访大学生对参与社交活动比较积极,有活动基本愿意参与;32.10%希望保持较多独处空间,同时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24.68%非常积极,会主动发起或寻找可参与的社交活动。

程永莲在线上和线下的社交积极性就大相径庭。相比于线下社交,在网络中社交的程永莲如鱼得水,“因为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在线下社交时只会和老熟人交往,一和不熟的人讲话我就会尴尬得无所适从。但互联网始终是我的‘快乐老家’,在这里我会更活泼、更大胆一些,也许是追星的缘故,我会跟网友一起‘拼专辑’‘买周边’等,这个过程能让我结交到同好。”

大学生期待进一步发展社交关系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年轻人需要多交流、多交往,有必要建立和维护社交关系。95%以上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自己的社交关系能够更进一步拓展,其中,54.61%希望向广度拓展,40.41%希望向深度拓展。

从演唱会回来后,顾依琳和自己的“搭子”越发熟络,在逐渐深入的相处中,她们发现彼此为人处世的方式、交友的观念以及MBTI人格类型都一模一样。“我们还把相识的那一天定为友谊纪念日,把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叫作‘精神老家’。”

顾依琳没想到,第一次“找搭子”的经历就如此成功,这段原以为“仅此一次的缘分”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直到现在,她们还会相约逛街、探店,一起去看演唱会。

这样的关系转变让顾依琳发现,现实中深入的互动与交流让她感到更加踏实。“我喜欢从社交中获取能量,在友情中寻求安全感,传统的深度社交让我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杜文婷和“搭子们”的关系也在日复一日的交流中“升温”。回忆起准备考研复试的日子,她一开始只是希望找一个目标相同且能够相互监督的学习伙伴。但长达一个多月的相处中,她和“搭子”除了每天互相监督学习以外,还会聊一聊彼此的情感问题。“当她跟我聊起她的故事,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在那一刻有了升华。虽然我们完成升学目标后,聊天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不再像之前那样熟络,但彼此陪伴走过的那段复习历程,对我来说依旧印象很深刻。”

不过,在杜文婷标准的“搭子式社交”中,也有过几次“反例”。比如和篮球“搭子”一起加入某个篮球社团,但因为对教练的授课看法不同而结束关系;和逛街“搭子”定好了计划,却因为担心见面尴尬,拖延至今都没有实现线下交往。“我们在线上聊天都非常好,还约定好一起去哪玩,但始终没有定下来具体的时间,导致我们的关系止步于网友。”杜文婷坦言,尤其是在有非常具体的需求的时候,找到与自己契合的社交对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中青校媒开展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自己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的能力存在一定问题的受访大学生约占四分之一,其中23.28%存在一定困难或困惑,2.26%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较差,很难处理社交关系。

调查发现,影响受访大学生开展或参与社交有多重阻碍,45.0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活动兴趣点不契合,吸引力不够;44.57%是性格使然,36.40%认为自己交流表达能力较弱,35.61%表示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30.08%表示缺乏社交渠道,没有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26.84%认为社交占用时间长,时间不够用;19.46%认为社交开销较大,性价比低。

程永莲在社交中更看重双方有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聊天是否投机。“我特别关注对方跟我有没有共同的爱好,或者能够聊起来的话题,只有满足我的精神需求,才能开展进一步的沟通。”

在一次线下电影放映活动中,程永莲本没有抱着太大的社交欲望,但观影后她在现场情不自禁地和“影友”讨论起剧情,对方还给她推荐了另一部电影。程永莲观看后,对这两部电影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良性社交,陈武建议学校相关部门丰富社交活动的开展形式,跳出传统的活动框架,设计更多轻松、无压力的活动,满足学生当前的社交需求。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他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舒适区,多参与各类活动,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77.29%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加强各类社交活动的组织,64.65%希望社交活动可以覆盖不同兴趣垂类的社交圈层,59.22%希望参与社交技巧、人际交往方面的培训,58.11%希望得到更多社交资源和机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郭士毅、张岩为化名)

文/孔文轩 刘俞希 梅从政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超六成受访大学生期待积极有趣的“梗文化”
中国青年报 2024-11-11
近九成受访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分享多元生活
中国青年报 2024-11-04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使用数字资源助力学习和生活
中国青年报 2024-10-28
72.74%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校园招聘会
中国青年报 2024-10-14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
中国青年报 2024-07-15
过半受访大学生决定利用暑假“爆改自我”
中国青年报 2024-07-01
过度追求社交“轻量化” 63.5%受访青年担心缺少知心人
中国青年报 2024-06-13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感到恋爱课上收获颇丰
中国青年报 2024-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