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得失皆心碎,不误成诗佛——记读商震新著《到唐朝寻找王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11:00

文/齐凤艳

多美妙,这一场发生在两位诗人之间跨越时空的相见!我能观览今日之商震对唐朝之王维的此一番腾逾1300多年的携旅同游般的凝望与走近,是因为商震诗意的梦幻成就的他这部《到唐朝寻找王维》。他梦境中“&&##*$* &&##*$* &&##*$*”不可破译的面纱及时光机符号是要引我入佳境——与其说它们是手段不如说它们是会心和灵犀交合的魔魅疏影,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惺惺相惜的魂脉波连。若王维知道商震为他写下“辋川尽春梦,逢乱变蹉跎。得失皆心碎,不误成诗佛”的诗句,一定也会写诗回赠的。

“路途不远,过程复杂”,在《到唐朝寻找王维》一书的引子中,商震如是概说。于须臾中,他与王维情感撞击、心灵汇通、人生体悟交集;于慢慢时间长河中,他凝望、采撷着王维的映像、印象和影响,然后悉心构建、传神勾画、字斟句酌地娓娓道来王维的一生。“筹划了几年,我要在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之前,走近唐朝,赶到长安。” 笔下千万种,皆为此一人。

为王维,这一个因诗歌而在其离世1300年后依然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写下皇皇16万言,商震没有一句直呼对其热爱之言,这是他努力做客观性呈现的姿态。文献、证据中的“过去的事实”是本部书中一篇篇历史散文的总体性历史理性的基础。然而,如冰马博士在《历史人物传记的主观性、客观性与表现力》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商震的书写“是在平衡史实、故事、情节、声音、视角之间的共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叙述行为,因而本质上具有相当程度的‘虚构性’”,并且其中内嵌着他这位叙事者的视角。

商震所运用的文学修辞学的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要使王维这位在岁月的苍穹依然闪光的人物在一部书中再莅临一次人间,不仅是为了一位后世诗人实现自我抒情与沉思,更是要为述说已逝岁月开启一道门,为点拨后世迷茫亮起一座灯塔。并且,阅读商震将王维内心意向和行为联系起来的文学诠释,我感到我相信书中呈现的虚构和古今之间的对话是真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命运、思想、情感、道德、伦理及其价值与意义之所以能够在虚构的真实性中表达出来,并被我的心灵认领,是因为人类情思的相通,古今社会和生活的相似,也是因为商震和其他作家一样,都有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就像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所说,一个作家,“只有当他确信他的良心和别人的良心一致时,才能体会到最大的快乐。”

我也相信,商震写这部书时快乐的心情笼罩在他自身和书中的各种氛围之上。一方面,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成为王维的重现之所,也是商震寻找王维的途径和场地合一。另一方面,我读这部书时是快乐的,这不仅是因为贯穿书中的魔幻线索自身的奇异和作家脑洞大开想象的魅力,也是因为通过阅读这部书,我看见了王维栩栩如生的样子,看见了唐朝社会政治生活图景之一隅,看见了千年前人间事中行走的今人的影子和作家本人的思想情感,而这一切都丰盈了我。

一言难尽。读《到唐朝寻找王维》每一页、每一篇,我都颇有情感波动和思绪起伏,当此即提笔略记一二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更担心的是,自己挂一漏万的赏析一定会掩盖这部书中的精彩内容之包罗万象,并且自己蹩脚的语言会有损商震书中的文字及其描绘的人物、事件等之生动形象。这部书第二章《连天凝黛色》里记录了王维那首《题友人云母障子》:“君家云母障,持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书中写道,岐王读完此诗,连声称赞王维“把一片石头升华到山野,变成一幅自然的画卷。”我感到,借用和引申他的这句话呈现商震由僵板的史料幻化出的这部《到唐朝寻找王维》所具有的文学艺术效果是非常合适的。

“相期翠微寺,一听清莲响。半生修行处,独立白云上。”曾几何时,我读到这样一首《赠僧》诗,今日忽感它能勾勒几分王维诗禅双修的神貌、他保持独立人格的样态和他在中国文化史和文人心中的地位——诚如《到唐朝寻找王维》一书封面题记的那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遮不住诗佛王维的光芒。”“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将这首在他的辋川别业写的诗的题名为“终南别业”。辋川在终南山的东端,后者是佛教名山。那么联系王维的佛教禅修之愿,王维弃“辋川”而选“终南”二字就是非常自然的了。这首诗写于王维四五十岁的时候,他尚未到晚年,那么“晚家南山陲”一句诗隐含着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灵终极皈依之意。在第七章的末尾,“我”与王维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要努力去改变一些什么吗?”

王维:“命里有的早晚会来,不可改变。运气的事儿,也不必过多努力。佛家讲因果,我尽力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就够了。”

我:“还会再娶妻吗?”

王维:“我已有三房妻妾了呀。”

我:“哦?”

王维:“诗、画、琴,会陪伴我的晚年。母亲是我的家长,母亲百年后,佛就是我的家长。”

我:“会皈依吗?”

王维:“我在官场上,说了很多违心的话,写了一些拍马屁的诗,我都不会原谅自己,为什么要去难为佛呢?”

包括引子和尾声在内,全书一共12个章节,这段对话出现在第七章,作家以王维自己之口,道出并概括了王维的主要性格特征、爱好修为和价值取向。王维有良知,有底线,为了洁身自好,他努力地规避着污浊,为了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他甚至懒政以少卷入纷争与灰暗。但是他也敢于直言,且常常反躬自查的。安史之乱期间他在“伪政府”做官时虽装哑巴,但是他依然为这段不光彩的人生记录而一直悔痛不已。

王维始终是孤独的,当然孤独也是他的选择。但这并不是说他是无情的人。《去唐朝寻找王维》中,我看到了王维对母亲的孝道,他与弟弟的手足情,他与孟浩然、张九龄、裴迪之间的情谊。王维在妻子难产早逝后,再没有迎娶,而如此家事被非常罕见地记了入正史,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说明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情况是多么少有。虽然他没有给妻子写一首诗,但是从他《哭孟浩然》里“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的诗句不是也更能推演出他的丧妻之悲痛欲绝吗?

《去唐朝寻找王维》内容丰富——普通人的生活亦多姿多彩,何况王维那么的不凡,身处复杂环境,且生活在唐朝动荡时期——所以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认真阅读、品味的文学作品。书中遍布精彩的想象、智慧的构思、灵动的对话、细致的白描、开启心智的叩问,其内容非评论文章所能备述,其文学神采也非评论语言所能及,我就此搁笔是为明智之选。

不能尽道是那么遗憾。王维是以大诗人之盛誉为我们所知的,那么酷爱他的诗作的我,再读一读《辋川集》收录的第一首诗即王维的《孟城坳》吧。“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此绝句含蓄精炼,余味深蕴,其中苍凉之后的哲思是我们读史传文学时常进入的一种状态。这就像王羲之《兰亭集序》里从“欣于所遇”到“情随事迁”的感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常读王维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吧。

相关阅读
赏读|陈尚君:如实传达唐朝诗人的喜怒哀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诗词丨王维笔下的秋天,如诗如画,道尽秋日静美
诗词天地 2024-09-24
赏读|听“空山” ——一次想象的讲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历史|沉默火山喷发时
历史的荷尔蒙 2023-11-17
诗词丨王维笔下的秋天,如诗如画,道尽秋日静美
诗词天地 2023-10-20
《康震诗词课(青少版)》发布 作者康震与濮存昕、于洲畅谈“李白的万里长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文学|诗在,长安就在 《长安诗选》42首诗领略盛唐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6
赏读|《王维:空山不见人》:隐身于诗词之后的王维,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