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 四校两园建成投用增加5760个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3 07:17

3bt3_b (1).jpg

滚动实施79个项目,37个项目实现完工投用,累计增加学位5760个、停车位2000余个、绿地面积2100余亩,17号线、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等工程建成投用,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超700件……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过去一年,回天地区各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给百姓带去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区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回天行动计划“五提升一深化”工程,区域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

公共服务

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正式投用

过去一年,无论是教育、医疗、养老还是文体服务,回天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持续提升。教育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回天地区深化中小学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北京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等“四校两园”建成投用,增加学位5760个。同时,人大附中二期、1805街区6008地块小学已完工。

回天地区的医疗养老服务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北京积水潭医院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实现主体亮相,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000张。和谐家园、史各庄、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建设,投用后将实现“六街一镇”全覆盖的目标。在养老方面,回天地区强化居家养老导向,启动创新试点项目,推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能力建设,新建8家老年餐桌,针对性解决老年人“吃饭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回天行动计划标志性工程——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正式投用,与北部公园共同组成集体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休闲运动场所,大幅提升区域文体公共服务能力,成为京城北部运动休闲新地标。

市政交通

全年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

过去一年,回天地区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17号线开通运营,13号线扩能提升昌平段8个站点、6个区间进场施工,霍营交通枢纽进行土护降施工。城市路网建设方面,“一横一纵”快速路全面推进,北清路昌平段全线建设有序推进,黄平西侧路口通车,方便周边居民交通出行;安立路取得立项批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五通五畅”主干路加快实施,二拨子横一路、基杨路等7条道路已完工,太平庄中街跨清河桥桥梁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建材城东侧路、定泗路和太平庄北街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12%、32%和36.5%。

针对居民停车难题,通过多措并举,回天地区2023年全年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其中,梳理现有道路资源,重新施划路侧停车位,结合新建道路合理补充停车位1100个。强化公共服务、商业等项目配套停车位供给,充分利用龙德广场及金域国际A、B座探索停车位错时共享,设置共享停车位200个。建成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太平庄中街西侧地下停车场,增加停车位900余个。

此外,随着天通苑电力设施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未来城污水干线、天通河综合治理、回天地区积水点治理一期等工程的有序推进,回天地区的“城市韧性”也大大提升。

人居环境

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新增绿地2000余亩

随着相关绿化、环境整治、城市更新项目的持续推进,回天地区的人居环境品质也在持续提升。绿化方面,奥北森林公园二期新增绿地空间约2104亩,三期实现开工。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天通苑生态休闲公园开始建设,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3%,实现居民出门即可见到公园绿地。

环境秩序整治方面,消防检查1743家次单位,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264处。治理违法群租房3670套。整治街面秩序问题8240起,立案处罚占道经营类违法行为2703起。创建“基本无违建街镇”,全年治理违法建设30.9万平方米。

回天地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也充分彰显“绣花功”:滚动实施一批微提升民生工程,融入“科技+运动”元素的龙域东一路街区更新亮相,打造“天通项链”营造高品质活力空间,串联天通东苑街区绿色节点,投用东小口镇、天北街道等3处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首开LONG街获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产业活力

天通科技园一期出租率达97%以上

打造消费扩容新引擎、加速释放产业红利、强化“双城”联动发展……纵观2023年,回天地区的产业发展活力更加旺盛。消费方面,京北首条品质生活型商业步行街——首开LONG街正式开业运营,成功获评“北京最美街巷”。超极合生汇商业招商完成85%,投用后将成为集办公、零售、餐饮、潮流空间、极限运动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新概念综合体。加速推进平西府商业、七里渠万达广场建设。完成华联、禧乐汇两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现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全覆盖。

产业方面,天通科技园一期82家企业入驻,出租率达97%以上,云智中心商业和产业办公出租率达97%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7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搭建完成信息科大与康明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命园集群平台登记注册132家企业。

此外,区域内特色功能组团实现联动发展,累计建成投用腾讯众创、龙域中心等双创载体24家,增加双创空间近60万平方米,引入智能硬件等领域项目团队1700余个,就近就业比例超60%。协同推进小米智慧工厂、三一全球科创中心等十余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小牛电动、交大思诺等高精尖企业。

社会治理

解决723件老百姓热点难点问题

作为本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金名片,过去一年,“回天有我”品牌更加响亮,内涵也日趋丰富。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回天地区的基层治理活力被不断激发。拓展深化回天地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功能,推动各镇街、社区村做实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吸纳成员单位781个,形成需求清单627个、资源清单491个、项目清单978个,累计召开党建协调会议611次,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723件……一个个事项掷地有声。有序推进4个市级社区书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提升已建成的社区书记工作室。

居民自治的深度拓展,让回天地区的共建共享根基更加牢固。去年,持续深化“回天有约”基层协商议事,形成了“1+14”工具模板,搭建起”四级五步N场景“协商议事体系。各镇街针对活动空间提升、车位规划、电梯维修等筛选出145个议题,召开协商议事会400余次,努力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前端。

科技赋能数字城市治理,回天地区的治理模式更加智慧。去年,回天地区“城市大脑”2.0建设持续推进,在既定“1+1+3+N”总体框架基础上,重点围绕平台能力、领导决策、应用场景、应用服务、安全管控5个方面推进系统升级。依托“城市大脑”,未诉先办主动处理问题1200余件。居民端小程序“回天邻里”注册人数突破10.5万人,日均访问量超700人次;发布举办活动1100余场,累计报名1.1万余人次;垃圾分类场景扫码24万余次,智能垃圾桶投递总回收7万余次。

案例

清华长庚医院二期项目年底投用

近期,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又传来好消息,位于该医院东南侧的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建设已经完工,计划于2024年9月进行验收,2024年年底投入使用。依托二期工程,这里将重点建设“妇儿中心”,增加京北地区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疗服务资源。

据了解,该医院二期工程为“回天计划”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项目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床位500张,日均接诊能力可增加6000人次。二期项目的外幕墙已经基本亮相,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机电管线施工。

待二期建成后将给回天地区百姓看病就医带来哪些利好?据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魏来介绍,这里将重点建设“妇儿中心”,增加京北地区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疗服务资源,完善妇儿学科设置,提升妇儿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在现有综合医疗技术基础上,打造京北地区急重症救治中心,以及具有医疗技术优势和创新引领能力的肝胆胰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消化中心、神经中心、心脏中心、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成为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患者的国家医学中心。

“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有效缓解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妇产科床位紧张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随着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的建设,清华长庚医院作为昌平区东部和南部的医联体核心,也将把优质医疗资源往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魏来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