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肉里藏针”:保障食品安全须警惕“危险刺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6 15:07

近日,有网友称自己的同学在交通大学餐食中吃出针头,引发热议。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后勤保障部回应称,已经咨询过相关部门,该针头不是用于人体或者做实验用的针头,而是给猪打疫苗的针头。因为刚出生的猪打疫苗时犟,针断在了体内。25日,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称已介入调查。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肉食已成为餐桌“常客”。由于我国日益重视食品安全,总体来说肉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也有例外,以高校食堂为例,无论是“鼠头鸭脖”还是“吃出针头”,都暴露出肉食安全存在问题。针对“针头事件”,上海交通大学已深表歉意,将引以为戒,已封存该批次原材料。

肉中竟然出现针头,这是比价格“刺客”更危险的“刺客”。因为针头一旦进入食客口中,轻则会刺伤口腔,重则会刺伤脏器,后果不堪设想。比较幸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在就餐时及时发现了针头,避免了危险情况的出现。但这也暴露出该高校的食品安全存在隐患,校内食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

大学生食用的肉里何以藏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猪肉中出现针头可能有三种原因:养殖场用药产生的断针;猪肉注水时遗漏;人为恶意放入。从上海交通大学后勤部咨询结果来看,“肉里藏针”属于第一种情况。就此而言,出现针头的猪肉,从生猪养殖到猪肉采购等环节,均没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

按理说,养殖环节给猪打疫苗时发现针头断在猪的体内,就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及时给猪做标记以便加强针对性管理。在食品行业,主要通过金属探测器来检测金属杂质,如果屠宰出厂、食品采购环节均对经手的猪肉进行金属探测,恐怕早就发现肉中针头并精准排除了,遗憾的是,相关环节的金属探测缺位。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截至目前,我国一共发布了15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涉及安全指标有2.3万余项。新的食品标准将原标准管控的杂质和合金元素,由原来的5类增加到现在的13类。但标准更完善却未能阻止藏针猪肉端上餐桌。这需要相关采购、监管等环节反思自身责任。

笔者注意到,肉里藏针或者食里藏针案例多次出现。比如,去年哈尔滨有市民在生鲜超市买来的猪肉里发现“藏”有一根4公分的针;2020年,昆明市民在龙头街市场买了两斤肉回家切片时发现里面有一根针头;今年6月,胶州市民在生活超市买的肉脂渣中吃出“注射针头”……每根针头显然都是“危险刺客”。

要想防范“针头刺客”伤人,首先,需要生猪养殖、猪肉流通、采购环节对食品特别是肉类食品加强金属探测。其次,需要各地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品中的金属杂质加强抽检和监管。另外,消费者一旦因为肉里藏针受到伤害,应该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进行索赔,这可倒逼食品经营者履行安全责任。

在上述事件中,上海交通大学表示,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食品原材料溯源、强化品质管控,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但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其他高校也要汲取教训。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我们对结果拭目以待。这一事件也在提醒各地监管部门,加强事前监管比事后调查更为重要。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