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变化!被动基金吸引力正超越主动产品
中国基金报 2023-07-11 09:15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败走麦城,指数产品迎来高光时刻。不仅业绩胜过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基金公司产品规划中也逐渐强势,几乎和主动产品“分庭抗礼”。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市场上被动基金数量占比已超越主动管理型产品,中国或也将进入相同趋势,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逐渐趋向指数化,被动投资发展势头有望持续。

被动产品业绩超越主动

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不及被动型产品,这是近些年少见的现象。Wind 数据显示,截至7

月7 日,纳入统计的4769 只主动权益基金(统计主代码、成立半年以上产品,包含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整体收益率为-1.51%,而1434 只被动型产品(含增强指数类产品)整体收益率为 0.87%;且今年已有的翻倍基均为指数类产品。

主动产品业绩不如被动型,让市场对基金主动投资能力的质疑更为强烈。

对此,银华基金ETF 业务总监王帅认为,主动权益基金是通过主动基本面投资获取超额收益的,业绩持续优秀的板块成为主动权益投资主要关注的方向,这也是2021年之前数年里,主动基金随着消费和新能源行业爆发而收获较高超额收益的重要原因。而目前绩优板块估值居高不下,对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产生了很大压力。

业绩是硬道理,被动产品业绩的强势,让基金公司产品布局越来越向指数产品倾斜。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上报213只被动型产品(含已获批和未获批产品),而主动权益产品上报了286 只,以往主动型基金占绝对优势的情况已明显变化。

谈及主动和被动产品的布局思路,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基金公司更多是从投资者需求出发,主动被动产品互为补充。

“主题型指数产品和行业主题类主动管理产品将是一种互补关系。主题指数产品通常基于未来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主题进行构建,例如新能源车、人工智能等,产品具有长期投资视角。”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行业主题类主动管理产品虽然也是投资于某一特定行业或多个行业,但更侧重通过主动选择和管理来寻求超过基准的回报。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匹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继续深挖“空白区域”

在竞争激烈的基金行业,指数产品可谓“卷中最卷”。目前主流宽基指数以及大而宽的行业主题指数产品已相当密集,基金机构从业者还在积极寻找“存量基数较少”的新方向:债券指数、风格指数、策略指数、海外指数、Smart Beta 指数等领域成为重点挖掘方向。

“国内现有的指数产品以宽基、主题类为主,在产品布局上偏赛道化。”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苏燕青表示,指数基金面向的客群不仅有想把握结构性行情的交易型投资者,还有更多有配置需求的投资者,风格指数与策略指数、底层为基金产品的基金指数、海外指数产品等方向都有发展空间。

此外,借鉴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FOF 等机构买方青睐风格型指数及Smart Beta 指数,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较少,或成为机构投资者潜在的风格配置选择。

银华基金ETF 业务总监王帅认为,应鼓励配置型宽行业产品的布局,并充分利用另类数据,构建主题指数。

申万菱信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赵兵表示,随着中国新增长模式不断深化,还会有更多细分板块指数产品问世。数字经济主题下的细分板块,如数字基础设施等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在关注指数产品交易属性的同时,未来,具有配置价值的指数产品也具有发展空间,股息率高且兼具合理估值的宽基类指数产品非常适合用来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建信基金相关人士提出未来指数的四个方向:新赛道产品、债券指数类产品、跨境类产品和指数增强类产品。“当前的存量产品中,利率债指数基金占据半壁江山,信用债和综合债指数基金

较少。未来可以考虑从久期、券种、主题等方向进行布局;高收益债、二级资本债等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券种所对应的指数产品也尚待开发。”

指数基金发展势头有望延续

指数产品是否迎来“腾飞”时刻?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A 股市场格局之下,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正逐渐转向指数化投资,国内指数投资发展势头有望持续。

苏燕青表示,随着主动产品Alpha 的下降,指数产品的性价比越发突出。不过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等多方面原因,主动管理产品的Alpha并不会马上衰减,更多将呈现为结构性特征。

建信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海外市场被动指数性产品占据主流有其自身的原因。其一,海外资本市场相对成熟,定价效率高,主动基金难以获得Alpha 收益,被动投资跑赢主动投资;其二,买方投顾业务发展成熟,推动低费率被动指数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被动投资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上述建信基金人士表示,随着A 股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定价能力逐渐提高,Beta 收益将显著提升,指数基金将在慢牛行情下更能显现优势。同时,随着国内买方投顾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养老金等长久期资金不断入市,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将持续优化,被动指数基金将受到更多关注。

另外,近年来监管对创新指数产品持续推动,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方针的主题指数发展,相信被动投资领域将持续蓬勃发展。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超额收益跌至历史低位 主动权益基金何时“翻身”
证券时报 2024-11-18
8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艰难“爬坡”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1-17
被动基金超越主动基金意味什么
经济日报 2024-11-11
被动指数基金密集降费 年管理费率三到七折
证券日报 2024-11-08
被动资金“不被动” ETF渐握A股定价主动权
证券时报 2024-11-04
持仓A股市值首超主动基金 被动指数基金话语权提升
上海证券报 2024-10-29
多家公募开启宽基ETF产品“降费行动” 指数化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证券日报 2024-10-16
2万亿元!A股权益ETF规模再上新台阶
上海证券报 2024-08-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