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桃 – 每次过生日奶奶都会给蒸寿桃。发面馒头做成桃子的形状,上面点一点儿红。吃起来和普通馒头没区别,只是爱的味道更浓一点。我和妹妹都喜欢在奶奶做寿桃的时候也拿团儿面揉着玩。我做过小白兔、小刺猬、小老鼠,拿绿豆当眼睛,也做过飞机、大炮,没等蒸就被揉成小球儿了。
奶油炸糕 – 每次去吃的都是东风市场门口小吃店的奶油炸糕,炸得金黄色的圆球上撒着一层绵白糖,咬一口,外面酥香,里面绵软蓬松,一股浓浓的奶香味,太好吃了。可惜最近几年总是找不到新炸出来的热奶油炸糕,这个东西一凉了有点儿腻,也不酥,就没那么好吃了。
东风市场的大肉包子 – 记得就在东风市场小吃店的斜对面,隔着中间一小块空地,在个高台阶上。每次就是买包子,那年头五毛钱一个,不便宜哦。可是那个肉香啊,流油啊,个头儿还大,吃完了特满足,让人一直还想着。
豳风餐厅 – 小时候最喜欢去动物园玩儿,觉得动物园好大,一天根本逛不完。偶尔有一两次爸爸会带我们去动物园里当时唯一的一家餐馆吃顿快餐。就是那种国营的老餐馆,窗口点菜,拿票到另一个窗口取菜,然后再站在人家背后等人吃完腾位子好坐下。我害怕抢位子,却馋那些菜。我们几个人一般就一菜一汤一碗饭,每次吃得净光净。那里的炒肉片滑嫩入味,蛋花汤都比自家做得好吃。妹妹不喜欢吃肥肉,基本都便宜我了。现在想来估计爸妈从来没吃饱过。
火烧 – 北京火烧比烧饼个儿大,外面没有芝麻,其实就是圆圆分层的发面小饼,和驴肉火烧的火烧不一样。现在火烧单卖的不多见了,都是出现在卤煮火烧里。那会儿就因为它比烧饼大还便宜,我们几乎都是买火烧不买烧饼,顶饱。火烧既没芝麻,又没什么油,所以也不觉得有多香。现在吃不到了,有时候却有些想念。
油饼、糖油饼 – 小时候几乎没有油条,都是油饼,现在反过来了。油饼口感上比油条肉头一点,没有那么酥脆。其实我更喜欢吃油条。但糖油饼却是我的最爱之一,就为了那咸甜的口味。现在回北京的时候想吃糖油饼还得坐车去买,真的少见了,做得好的更是少见。
炒肝 – 老爸第一次带我们去大栅栏鲜鱼口的天兴居吃炒肝,我还真不是很爱吃,吃不惯猪下水。妹妹倒是很爱吃,把里面干的都捞着吃了,剩一碗黏糊糊的汤,让老爸哭笑不得。后来慢慢喜欢上了炒肝的味道,吃得也还是不多,主要是家附近没地儿吃去。后来回去在姚记吃过,没觉得特惊艳。倒是有时候在小摊儿上能找到好吃的。
卤煮火烧 – 说炒肝就得说卤煮,这俩我总觉得像兄弟。但卤煮我是在夜市第一次吃到的,那会儿那个东华门夜市,热闹非凡,各种吃食都有,其中就有卤煮。因为有了炒肝的经验,我对卤煮并不抗拒,尤其是加了辣椒酱和醋,酸香热辣,味道浓郁,喝一碗,肉和主食都有了,是穷人打牙祭的好吃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高中毕业和小学同学聚会,骑车去圆明园玩儿了一大圈,回来都累瘫了。一帮半大孩子也没钱,就在东四的卤煮老店一人叫了一碗卤煮吃,只觉得那叫一个香啊!
学校门口小店的吃食 – 首推耗子屎,也不知道谁给起的这名字,够损也够形象。好像是陈皮一类的小吃,黑黑的一粒粒装在小小的塑料袋里,吃起来酸酸甜甜,味道不错。
糖豆也是放在小塑料口袋里,五颜六色的,有些香精的味道,然后就是甜。小朋友要是放学有钱买一袋,那也是土豪啊。
大米做的米花,放在一个细长的小塑料筒里,大概有两根笔那么长,两根笔那么宽。酥香甜,反正没两口就能吃完。
鱼皮花生和空心儿豆,其实外面都是一样的淀粉做的棕色的皮,甜中带着酱油的咸香味。花生有时候会有不太好的,吃起来一股哈喇味。所以我一般更喜欢空心儿豆。这种豆好像一般是散装的,一毛钱拿纸包一小包,可以吃半天。
大山楂丸 – 这个现在也有卖的,酸甜口味,淡淡的有一点药味,是开胃健脾的药。但在没有糖吃的年代,这个就是小朋友的糖啊。
瓷瓶酸奶 – 前面说到凡是奶味浓的我都喜欢,酸奶当然不例外了。可是这东西贵啊,好像最早一瓶也要两毛六?小时候我牙特差,时不时地要去补牙,就在王府井附近锡拉胡同的口腔医院。每次看完牙,老妈就会带我去米市大街上一家冷饮店喝酸奶。哈哈,所以每次虽然害怕牙医那个钻,还是有点小期待。那会儿瓷瓶酸奶味道不一,虽然都奶味浓郁,但搁得时间长的就特酸特稠,而新鲜的就又甜又稀。我更喜欢喝新鲜的,就是没得挑啊。
面包圈 – 上到初中不知道为什么,每天第二节和第三节课之间学校突然要给学生福利,开始提供加餐。牛奶或酸奶配面包圈。牛奶和面包圈好像都是一毛钱,酸奶两毛?就记得每次做值日生的时候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提个大水壶去打牛奶。酸奶是瓷瓶的那种。最爱的还是面包圈,外面没有糖壳,就是面在油里炸过的浓香,淡淡的甜,很好吃。现在美国的甜甜圈我一般都不爱吃,只有一种什么都不加的,比以前的面包圈甜,但口味相近,是我唯一喜欢的。我当时是班上的生活委员,每次要收大家一个星期的加餐钱,记录下来都是哪个小朋友订了什么,再交去学校。真是难为我这个马大哈了,每次都急得一身汗。
点心匣子 – 小时候只有去看最亲近的亲戚家人才会买一盒点心匣子带去,最常见的就是桃酥和老北京叫槽子糕的鸡蛋糕。点心匣子底下垫的纸总会被油浸透,暗示着点心有多实在有多香。偶尔父母也会零买几块。在小街儿路东的点心铺子里,我喜欢垫着脚看服务员在柜台上麻利地把点心放到马粪纸上,用纸绳三下五除二转着捆好再剪断。下面的点心包或者点心匣子栓得牢牢的,上面还给您留一个圈儿,容您伸手进去拎着,走多远也不会散架。那会儿京八件其实很少见,除了这两样,还比较常见的有萨其马和蜜供,还有过中秋时候的自来红、自来白,广式月饼和翻毛月饼都是后来的了。好像小时候其实并不那么喜欢这几样点心,觉得桃酥油味儿太重,槽子糕不够松软,萨其马上面有齁甜的青红丝,蜜供粘牙,而自来红又太硬。但点心铺的香味和给人的实在感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家店好像不记得是不是稻香村了,但是后来稻香村的点心却比这几样好吃许多,咱们下期再讨论稻香村。
稻香村 – 点心:直到上了中学才开始有钱吃稻香村的点心。最喜欢的一直是各种枣泥馅的酥皮。再有就是牛舌饼,喜欢椒盐那种又咸又甜的口味,不单调。椰丝黄油酥也喜欢,凡是奶味浓的都抗拒不了。还有蜜供,有时候会粘牙,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喜欢。稻香村这两年出了好多新品种,但喜欢吃的还是那些,口味也会怀旧。
熟食:稻香村的熟食最喜欢的还是蒜肠。中学的时候吃小泥肠,老妈会把它切成小段,再在切面上十字形地剌两刀,放油里一煎,只几秒就看见泥肠开花了。蛋清肠和红肠也是老口味,蛋清肠清爽,红肠浓郁,都很香。松仁小肚也是好多人的最爱,夹春饼里吃最怀旧,可惜我一直不是很喜欢。
义利:义利食品店成立于1906年,所以现在叫百年义利,是从上海迁过来的。除了上面说过的果料和维生素面包,北冰洋现在也变成了义利旗下的品牌。但我最钟爱的始终都是维夫巧克力,红色的包装纸,褐色的巧克力壳下是特别酥脆的维夫饼干,中间还有夹着的巧克力馅,每一口下去都是香甜满足。渣儿是舍不得掉到地上的,都是拿手或者饼干包装纸接着,吃完了再倒进嘴里去。现在回去还是要去义利专卖店买维夫巧克力,挡不住的诱惑。
义利还有那种大块的巧克力,上面蓝白色的包装,和现在有头牛的那种牛奶巧克力包装和大小都很像。小时候幼儿园组织演出,十一国庆啊,建军啊什么的,回来很晚,老师就会一个小朋友发一块这样的巧克力。那是肯定舍不得吃的。
麻酱威化,比巧克力的出得晚,外面没有壳,就是酥脆的维夫饼干夹着甘香的芝麻酱,没有维夫巧克力那么甜,但香味浓郁,另有一番风格。
还有一种饼干,长得像现在的大黄油饼干,也是长方块,松脆干香,只是没有现在大黄油这么奶香浓郁。
酸三色也是义利产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水果糖,三种口味,也是奶奶的最爱。每次买这个糖奶奶都舍不得多吃,总要留给我和妹妹一些。一直想着上班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奶奶买这个吃,让奶奶一次吃个够,奶奶却没有等到我上班的那天。心底里的遗憾一直在那儿,看到这个糖就会提醒我。
我喜欢的是话梅糖,酸甜,话梅味浓郁。每次吃都含着不舍得嚼,珍惜那个酸甜咸的味道直到最后一点点。
动物饼干 – 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很可爱。每次吃我和妹妹都要比较一下俩人分到的动物有什么不同。不过现在想来那个饼干并不怎么好吃,干干的,除了甜味没什么别的味道。
各种花式年糕、驴打滚、艾窝窝 – 以前老北京四九城好像没有像现在这么融合,住南城的一抬腿就去北城吃饭,或者住东城的一坐车就到海淀聚会见朋友。小时候基本住东城就吃东城这片的,所以对隆福寺小吃店印象最深,里面的各种糯米做的吃食都喜欢,估计老北京人都喜欢甜糯米这口儿吧。可惜现在隆福寺小吃店没了,要吃正宗的一定要去牛街了。
花式年糕、切糕现在有白糯米、黄黏米和紫米夹豆沙、小枣馅儿的,那会儿紫米不多见。
驴打滚是白糯米年糕抹上豆沙馅卷成卷,外面撒上炒熟的豆面儿,像小驴子在土地里滚了一滚。成品豆香浓郁,软糯香甜,做起来也不难。
艾窝窝又是另一种做法了:蒸熟的糯米捣成泥,里面包的是五仁儿、青红丝、糖馅儿的,外面裹上熟糯米粉,再在顶上装饰一个山楂糕做的小红点儿。看着雪白粉嫩,吃着软糯又有点儿嚼劲。
茶汤、杏仁茶和油炒面 – 最早油炒面吃的是自己家里做的,面里放一些果仁,拿油慢慢炒成金黄色。吃的时候拿开水一冲,加上白糖,甜香浓郁。尤其是里面炒熟的芝麻粒,慢慢拿牙齿磨碎,满口留香。
后来这几样都是在夜市和庙会上吃了。冲茶汤的在炉子上坐一把大铜壶,有人点了茶汤,师傅就拿那壶缓缓倒下,一股开水冲到放了糜子面、果料和糖的碗里,一下就熟了,黏黏糯糯,还有糜子面和果料的香味。好多人点茶汤就是为了看师傅耍酷。茶汤感觉不如油茶香,我也不爱吃里面的青红丝和蜜饯。
杏仁茶却是我喜欢喝的,白白的杏仁粉用开水调了,入口温润,淡淡的杏仁香,淡淡的甜,和那柔白的半透明颜色很配。
糖耳朵 – 喜欢吃那个蜜糖的甜味。里面软糯,吸满了糖汁的甜。外面稍微有点儿硬壳,正好和里面的软糯口感上有个对比,咬一口非常满足。好的糖耳朵里面不能有硬芯儿,以前是吃隆福寺小吃店的,现在没几家合格了,连家乐福里稻香村卖的有时候都有硬芯儿。洪记小吃店的好像还不错。
姜丝排叉 – 炸好的排叉外面裹上透明的糖稀,不是糖耳朵那种金黄的糖稀,就是无色透明的,还能看到排叉的浅黄色。糖稀是用姜丝熬过的水熬糖,吃的时候就有了一丝姜的香辣味,又有排叉的酥脆感,好吃。
炸糕 – 最喜欢的早点之一,也是糯米和豆馅儿的组合,不同的是这里糯米面是要发酵的,而豆馅儿不能太细腻,要兼具豆子沙沙的口感和颗粒感,还不能太甜。发酵的糯米面包上豆馅儿放油锅里炸到金黄,外皮酥脆,而且有一个个的泡泡,里层的糯米还是软软的,和豆馅儿是绝配。以前街边的小摊都炸得很好吃,现在就觉得京天红的好吃。好多人推荐洪记的,我去年回去买了吃,觉得糯米面发得不太好,有点儿酸,而且吃起来特别油腻。也许我吃的这个不够新鲜不够热。
炸灌肠儿 – 这个以前首推隆福寺的丰年灌肠,我们家也买过半成品,就是大坨的灌肠块儿,拿回家自己削成一边薄一边厚的片,放到油里煎。煎到两面金黄,沾盐蒜泡的开水汁里吃。我们小时候好像已经没见到过真的肠衣做的灌肠了,都是淀粉的,有时候灰黑色,有时候粉红色,不知道什么道理。我喜欢吃灌肠的焦脆,沾了辣辣的蒜汁,咸香刺激。所以正宗的一边薄一边厚的我其实只喜欢吃薄的那边,够挑的。
麦乳精 – 小时候的标准补品,巧克力的香浓被开水一激发,闻着就醉了。可惜也只有生病的时候偶尔能喝到。
桔汁儿 – 也是小时候生病和看病人的标配。玻璃瓶里浓缩的橙色果汁,看着就赏心悦目。其实更多的是香精和色素,但在小时候不大吃得到水果的年代,这玩意太诱人了。轻轻的放一小勺,拿开水一冲,不用浓,一点儿就香甜到心里去。后来的果珍也类似,是拿热水冲着喝的,不过一个液体一个固体。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和房东老太太聊到吃东西,老太太说她碰到的最吃惊的事就是我的前室友,也是个中国女生,把老美超市的鲜橙汁打热了喝。估计是小时候喝桔汁的“后遗症“,哈哈。
炸虾片 – 这个现在还有,只是小时候对它记忆深刻。每次家里请客这个是必备的,又香又酥,淡淡的带点儿虾味。现在好吃的随处都能吃到,也想不起吃它了。
春明食品店 – 就在东单路口东北角,东单公园的斜对面。记得以前老妈和她的小学同学聚会,一起去东单公园,之后又一起去的春明食品店。只记得那里的熟食好吃,具体吃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可惜现在也已经不在了。
作者:左炜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