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山庄》里面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用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别人的选择,毕竟有失偏颇。
轻易评判别人的行为,到头来只会打扰到别人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里,管好自己的事,莫论别人的闲,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原则。
你看到的事实,未必就是真相
罗翔老师在自己的视频中说:“不要随意评价别人,我们很难获得随意道德评价所拥有的全部信息。”
这里的观点,和心理学上的冰山理论“不谋而合”。
在冰山理论中,我们每个人所了解到的事实,不过占据全部真相的八分之一;
其余尚有八分之七的背后原因,我们看不到,更不得而知。
无法否认,人人都具有自己的局限性。
特别是作为旁观者,随意评判别人的行为,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苹果公司曾推出过一部打动很多人的广告片。
故事发生在平安夜前夕,男孩与父母驱车前往长辈家团聚。
与家中喜悦、热闹的节日氛围相比,男孩看起来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享用美食,他在低着头刷手机;
孩子们笑闹着堆雪人,他在飞快地敲击着键盘;
所有人都在忙着布置圣诞树,他却一刻不停地盯着屏幕。
爷爷似乎对此有些不满,拿手套砸了他一下,不过男孩也仅仅是换了一个位置、继续摆弄手机。
家里人都看到了男孩的漫不经心,以为他是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相处。
紧接着傍晚来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
这个时候,“不合群”的男孩却突然走上前去,关掉了电视。
但很快,屏幕便再次亮起,他开始为家人们播放手机中拍摄的温馨画面。
原来,男孩一直拿着手机,是为了记录与家人相聚在一起的珍贵瞬间。
他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内心含蓄的爱意。
只是大家都把羞涩当作为了冷漠而已。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时常发生。
我们看待事情时,总是带着自己的固有认知,无形中便为真相加上一层滤镜。
正是因为眼见未必为实,所以才不能轻易评判别人的对错。
苏格拉底说:“无知是一种恶。”
与人交往,未知全貌而以偏概全,到头来只会伤害别人,甚至反噬自己。
不随意评判,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我们能够赠予别人最大的善意。
尊重别人,才会被别人尊重
有人说:“别人怎么对待你,都是你教的。”
的确,世间所有的善意都是流动的,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也是相互的。
将善意赠予别人,温暖才会回流向自己。
网友 唯一小必,分享了身边一件真实发生的故事。
小必单位有一位女同事,工作之余,喜欢对人对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上到领导,下到同事、下属,她都能以点到线,全方位对别人进行评头论足。
一次,她看到同事穿了鲜艳衣服。
立马拽着身边其他同事,从衣服是否适合本人开始,逐渐延伸到别人的人品、家庭、为人处事等。
可以说,只要你愿意听,她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讲下去。
但实际上,很多人在听过这位女同事的“分享”后,反而会对她敬而远之。
因为大家都清楚,自己今天是旁听者,明天说不定就会成为故事中的主角。
渐渐的,单位中越来越多同事,开始对她的行为表现出反感,并且有意疏远她,避免和她产生交集。
在单位最新一次的优秀干部评选中,听说只有她一人得到了零票“支持”。
曾在播客中听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没有人有资格站在‘小土丘’的角度,去评判别人人生中遭遇的‘大山’。”
如果身边同事穿了鲜艳衣裳,或许这是今天早上,她的孩子特意为妈妈精心挑选的;
如果电话中的朋友说话有点难听,或许是几个小时前,她刚刚经历一场无法言说的委屈。
我们不是当事人,又怎能轻易对别人的行为揣以遐想,并随意定调呢?
时常评判他人的对错,总是揪着细节不放,只会让人看到自己格局的有限与心胸的狭隘。
不仅改变不了任何事实,反倒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慎言慎语,是为了尊重他人,亦是为了替自己赢得尊重。
对他人的挑剔少一点,他人对你的理解就会多一些。
当一个人学会用欣赏与接纳的眼光看待世界时,也终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明白沉默自有力量
有知有行APP创始人孟岩,在软件版本迭代时,曾发微博进行推介。
几个小时后,评论区一则网友留言引起他的关注。
原来,这位网友希望软件能够进行再次优化,以方便视弱用户群体使用。
孟岩不置可否,自己的产品确实存在相关问题。
但更多的,他心里则是对留言本身的不满——产品名称一共四个字,却被写错了三个。
最终,孟岩还是没忍住,在留言区对网友进行了“质问”。
几分钟后,他收到了一条此生难忘的回复:
“我们打字靠屏幕阅读器朗读出来打的内容。
拼音输入法打的时候没注意听,请谅解。
实际上还是偷懒,一般不是特别严肃的场合就不那么注意了。”
读完回复后的孟岩羞愧不已,这件事也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此后的生活中,他再也没有轻易对别人的行为做出“点评”。
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将时间更多用在仔细倾听与深入思考上面。
渐渐的,他开始在领域内做出成绩,软件用户数量也成倍递增。
按照孟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当我知道的越多,我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充满智慧的人,其实早已知晓了沉默的力量。
所以他们从来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轻易评判别人的生活。
不论人非,是为了尊重他人的尊严,也是为了维护他人的体面。
就像狄更斯在《德鲁德疑案》中所说:
“最好的礼貌是不多管闲事。”
说到底,比起将时间用在对他人的品头论足上面,不如全力把握住此刻自己的当下生活。
唯有全神贯注深耕于每一个当下,才能够如愿以偿圆梦于每一个未来。
在人生这场修行中,真正的成长不是学会表达,而是学会闭嘴。
▽
这世上根本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爱与恨、痛与苦也都是自己一个人的。
有句老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十句话容易,做一件事却很难。
如果你不曾体验别人的生活,就不要冒然评判别人的选择。
一个人若能做到知人不评,出言有尺,把心守好,把事做好,便是此生最大的福报。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