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公示名单的通知》,乌镇景区成功上榜。其实,早在1999年乌镇旅游保护开发之初就已经做足夜文章,用超前的理念打造小镇不夜天。
*打破“白天不见夜的美”,变“客流”为“客留”
20世纪初,国内古镇旅游开发狂热,但主题不明、项目重复,开发粗放,多定位为“古镇观光游”,而乌镇的二期工程乌镇西栅则定位于“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完美的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以超前的理念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但乌镇并未止步于此。那时候,大部分旅游景区都是白天经济,天一黑就闭门谢客,游客是白天不见夜的美。乌镇敏锐发现休闲体验型景区不仅要注重白天更加要注重夜晚,“客流”能否转变为“客留”,夜间活动尤其关键,“乌镇夜游”由此诞生。
夜游首先在于“游”,乌镇的“泛光工程”成了“乌镇夜游”的基础,乌镇于全国古镇保护开发中率先打造“夜古镇”。环保节能的LED 光源将古镇勾画的晶莹剔透。老建筑上,古树下,桥拱里,水阁石柱水中,河埠台阶上,各种暖冷色调的点、块、线状灯光相互辉映;更有两旁民宿的门缝中、窗棂间漏出的点滴灯光透出的温暖亲情,让人感受到久违的安宁。
除此之外,乌镇旅游深挖“夜乌镇”,打造夜宿、夜游、夜吃、夜行、夜读、夜看等一系列夜间生态,成功打造夜间文旅。2007年,乌镇夜游一经对外,便成为古镇夜游首例。现今,乌镇西栅气势磅礴的泛光夜景,在国内外已享盛名。
*夜经济需要“亮化”,更需要“亮点”
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的打造,必须因材施教,就地取材,乌镇夜游以古镇文化为主线,通过灯光造景、沉浸式视觉体验、传统文化演绎等手法的运用,将古镇的历史元素、乌镇的生活元素和现代艺术元素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夜间景观。并以此为依托,将河道新设的乌镇住宿民宿酒店、特色文创体验性女红街、本土传统市集、老街区博物馆、酒吧茶馆spa等消费场所纳入游线体系中,使原本独立的夜间消费点形成组团化、规模化的发展结构。
“夜经济”需要“亮化”,灯光秀、演艺演出、烟火秀等等基本是夜游的“标配”,如何避免夜间文旅项目的同质化,形成真正的“亮点”,需要深挖本地文化,包括城市人文历史、现代时尚文化、特色生活方式等,将区域文化故事与地域风情通过光影、演艺、沉浸式体验等手段进行提炼、重构与亮化呈现,构建符合城市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才能够形成夜间文旅项目的独特性卖点与差异化特质。
此外,乌镇的夜游体系中还包括其他一系列“夜乌镇”活动,常年性活动深挖乌镇本地人文,有乘船游河、夜听花鼓戏、看黑白露天电影、泡汤足疗、spa养生、酒吧邂逅、提灯走桥、茶馆闲聊。其次是根据时令特点,推出应时性夜间活动,如春季的香市庙会演绎、夏季的水边纳凉夜市、冬季颇有年味的水上灯会。而最值得一提的则是乌镇戏剧节,演出多以晚间的剧场剧目为主,露天嘉年华也设置夜间演出,午夜朗读、午夜剧场更是吸引众多戏剧爱好者参与。八届乌镇戏剧节共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大师、新锐导演的177部特邀剧目,上百万名观众共同见证了戏剧的成长。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乌镇景区金秋奇妙夜于8月26日正式启动,活动时间将持续到9月12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