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踩高跷 在趣味中感受年味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6 08:29

延庆高跷已有上百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技法,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都是独树一帜。在延庆永宁等地的民间,至今活跃着高跷表演队伍。

2月3日、正月初三,10名来自海淀区的小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来到永宁古城,参加延庆区民间文艺传统高跷协会开展的“高跷研学游”。经过简单化妆,为活动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而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如何防摔,协会工作人员为此做足了准备。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木跷(拐子)的设计上,儿童木跷的登板距地面约0.5米,成人高跷登板高度在0.8米-1.0米。考虑到初学者都是儿童,绑拐由工作人员亲手完成,安全结实且松紧适度,不会影响腿部灵活性和血液循环。

经过1个多小时的准备,学习体验正式开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孩子们首先要学会站立,站稳后练习原地踏步,再跟着感觉开始行走。起初都是由工作人员一对一搀扶,再根据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展逐步放手。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通过半个小时的学习,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独立行走,有的还换上戏服拍照。

“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未必能学会,但通过实践证明,孩子的学习速度要比成年人快很多,大部分孩子10分钟-30分钟就能学会走,用1-2个小时能跟随音乐舞动。”延庆区民间文艺传统高跷协会会长郭晶慧介绍,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通过高跷研学活动,有50多名孩子学会了踩高跷,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3岁。踩高跷和骑自行车一样,学会就不会忘。

有一位上小学五年级的男生,让郭晶慧非常感动。孩子苦练1个多小时但总是踩不稳,家长劝孩子放弃,但孩子又坚持了10分钟,果真就学会了!家长非常吃惊,没想到孩子会有如此的毅力。

郭晶慧谈到,他们的高跷活动贯穿了整个春节假期,孩子们在玩耍中锻炼了身体平衡力、掌握了踩高跷的基本技能,她感觉假期非常充实。与此同时,很多孩子家长表现出对民间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浓厚兴趣,甚至也想来报名体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视界 | 斯里兰卡:向海而生的“高跷钓鱼”
新华社 2025-06-08
铁路春运高峰北京站地区年味儿十足 “非遗”表演走进站区贺新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6
新春走基层|舞龙、高跷、秧歌 通州区永乐店镇民俗文化活动贺新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6
看北京|摘梨看高跷 庞各庄镇金秋旅游采摘季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国内首个AI共创儿童画展在798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年味儿”不散 元宵节期间房山区将举办这些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视窗|兰州:高跷展演闹新春
新华社 2024-02-22
舞龙、高跷、吵子、摔跤 大兴区北臧群众乐享非遗文化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