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宣布加速缩减购债规模后,英国也跟上了收紧的步伐。北京时间12月16日,英国央行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15个基点至0.25%。同时,将资产购买总规模维持在8950亿英镑不变。
相较于英国央行和美联储,在同日公布利率决策的欧洲央行更加鸽派,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要令中期通胀稳定在2%的目标位,仍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鉴于当前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维持灵活度和选择不同选项的能力。”
英国加息符合市场预期
在11月份英国央行暂缓加息后,市场预测随着经济指标陆续公布,可能为加息提供更多证据。
“12月份英国央行加息并不意外。”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二季度以来,英国通胀持续高于政策目标,此前英国央行官员也多次释放鹰派信号,市场对英国央行加息早有预期。与英国央行11月份会议相比,虽然奥密克戎毒株给疫情前景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但通胀压力进一步高位上涨,需要央行有所行动,这是驱动英国央行选择率先加息的主要原因。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当地时间12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1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达到近十年新高,远高于央行2%的政策目标;核心CPI同比上涨4.0%,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存在一些特殊性,使其与美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在通胀方面更加敏感。”白雪分析,一是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更高,二是英国退欧后移民流失加剧。因此,无论是近期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涨,还是英国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给短缺引发的薪资上行,对通胀预期的抬升都会比美国更为严重。此外,从就业方面看,11月份英国失业率降至4.2%,已接近疫情前4%左右的水平,也支持英国央行本月开启加息。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英国央行正面临着政策两难,一方面,通胀压力快速走高,英国央行预计通胀将在明年4月份继续升至6%高点,而加息可以对抗通胀。另一方面,新型变种毒株开始在英国蔓延,对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需要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在此两难背景下,英国央行选择加息,政策关注重点放在抑制通胀上,预计明年2月份可能会继续加息。
欧洲央行2022年加息概率小
就在英国央行宣布加息同日,欧洲央行也公布了最新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宣布明年第一季度将放缓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购买速度,明年第二季度开始将把资产购买计划(APP)的购债速度从每月200亿欧元提高至400亿欧元,第三季度开始将依据资产购买计划每月购债300亿欧元。
同时,欧洲央行也表示,欧元区通胀短期内可能暂时性超过预期目标。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拉加德表示,劳动力市场正在复苏,欧元区的增长势头已经放缓,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在2022年加息。
在王有鑫看来,欧元区与英美等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有些相似,货币政策需要在稳经济和防通胀之间维持平衡。欧洲央行认为目前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初,短期通胀可能会超过预期目标,但明年通胀率将下降,中期通胀会继续低于目标。因此,货币政策制定将更加聚焦于刺激经济增长,而非抑制通胀,与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选择出现分化。从目前情况看,欧洲央行的加息时点将远远慢于英美央行,可能会在2023年才启动加息。
“虽然欧元区11月份通胀率达到4.9%,但在本次欧央行政策会议时,市场对欧元区的长期通胀预期降至1.85%,表明欧洲通胀压力与英美相比依然较低,降低了其加息的紧迫性。”白雪认为,考虑到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预计欧洲央行短期内仍将维持宽松和灵活,2022年加息的可能性较低。
对我国外资流入影响较为有限
对于美国、英国在内的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更需关注的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尤其是跨境资金流入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
对此,白雪认为,英美政策收紧对我国的外资流入影响较为有限。从利差角度看,与发达经济体相比,由于我国一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目前我国国债收益率显著高于美、欧、日、英等国。即使2022年美、英等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已被全球三大主要债券指数悉数纳入,刚性配置需求也将带动增量外资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债市。
“疫情并未影响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稳定向好态势。2022年,经济虽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在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稳增长靠前发力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区间,这也将继续对外资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白雪补充道。
在王有鑫看来,随着境内外利差收窄,部分跨境资金流入会减少。不过,考虑到目前境内外利差仍保持在高位,短期海外利率的小幅上浮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跨境资金流动方向,不会明显扰动我国跨境资金流入。此外,海外资金增持人民币资产除了看中中国货币政策正收益空间,也是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金融市场投资回报率具有信心,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受美元指数影响减弱,提振了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