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药店对发烧者停售退烧药等“四类药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4 16:53

10月24日,北京市第24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福义介绍,本市升级药店疫情防控措施要求。

一是对进入药店有发热症状的购药人员,停止销售“四类药品”,引导至发热门诊就医。“四类药品”包括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也可称为“一退一止两抗”药品。“四类药品”的功能主治主要针对发热、咳嗽、乏力等,这些症状和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初期症状相似。市药监局已督促指导全市药店在店面张贴“新冠肺炎11种症状及附近发热门诊地址”提示,引导出现相关症状人员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二是全面加强购买“四类”药品信息登记、上报、回访的闭环管理。10月1日至今,全市药店共登记、上报“四类”药品购药信息79万余条,监测体温超过37.3度人员3000余人次。对购买“四类”药品人员,全市药店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做好销售实名登记,确保登记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可追溯,并及时向区政府指定的疫情防控部门上报信息。各区市场监管、医疗防疫、社区防控等各部门协作配合,确保购药信息登记、上报、回访实现闭环管理。

三是进一步梳理“四类”药品清单,全面指导药店销售工作。市药监局下发含小柴胡颗粒、秋梨润肺膏、炎可宁片等645种“四类”药品参考目录,要求全市药店根据实际经营品种情况,建立“四类药品”店内销售清单,施行“一店一清单”,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确保每名店员熟悉目录、熟知清单、熟练登记和上报信息。

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和稽查执法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违规药店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各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以“四个最严”为根本导向,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对辖区药店逐一清查,特别是要认真核对检查药品购销记录,防止药店瞒报、漏报。对检查中发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停业整改;对“四类药品”销售信息不登记或登记不全、不报告或报告不及时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查处。

在此,也提示市民,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在药店购买药品时要自觉配合工作人员测温、验码、询问、登记,如实提供信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武文娟 李泽伟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天津:市民购买“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2-06
广州受冷空气补充影响 气温继续走低跌破10℃
中国新闻网 2022-12-05
河北多地及广州市取消“四类药品”实名购买限制,但细则有别!
政知见 2022-12-03
成都:零售药店销售“感冒及四类药品”分级分区管控 低风险区应实名登记
成都商报 2022-09-21
北京:封(管)控区人员买“四类药品”,须先测抗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6-26
为避免健康宝弹窗 长期购买四类药品老人可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5
北京药店“四类药品”购药新政实施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4
北京严格“四类药品” 购买 严查不登记、不报告药店
中新网 2022-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