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幸福古村探访污水治理
“这两年村里变化太大了,不仅生态好了,前来参观旅游的人也多了。”2日,幸福古村村民赵大爷摆着水果摊,在树下悠然纳凉,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参观者感叹道。在四川省眉山市,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的美景日益触手可及,成为百姓生活最真切的感受。
近期,眉山举办“生态眉山行”集中采访活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四川日报等十余位主流媒体记者齐聚眉山,深入了解该市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取得的实质性成果。
初夏的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竹篱笆、黄泥墙、石板路……乍一看,这儿是一座原汁原味、萦绕着乡愁的古村,但实际上却有先进科技作支撑——旱厕改水厕后,一体化净水槽让该村的生活污水达到了1级B标的排放标准。
“旱天可灌溉,雨天无污染。”在幸福公社污水集中处理点污水排放口,丹棱县生态环境局农村自然生态股股长蒋汉勇弯下身用手捧起一汪无异味的清水,向采访团夸赞起了这一“高科技”。
“高科技”暗藏在农家乐门口的几个井盖里,里面分布着约3平方米和各个房间排水管相连的污水净化槽。净化槽里,采用工艺,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污染物,只需要72小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就能大部分去除,污水变成清水。过去,幸福古村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水沟里,一到夏季就臭气熏天,而如今碧水清流这就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带来的变化。
采访团一行在参观了农村污水治理后,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党委书记罗朝运在现场向采访团介绍了他探索推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垃圾围村”是一些农村地区村容村貌的痛点。“龙鹄村曾经也不例外,但现在是省级‘四好村’,是幸福美丽村。”罗朝运说出了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垃圾处理模式:村民每人每月缴纳1元钱,建立村保洁资金库,由村民选出保洁承包人,负责村里垃圾收集和转运。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龙鹄村摇身一变,从一个“脏乱差”的村落成为省级“四好村”,从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小村庄变成了产业发达、农旅结合的新农村……一幅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眉山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决策部署,坚持“一体共治、两水同治、三区联治”,强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至今,该市累计建成361座一体化处理设施,26.2万座分散式治理或综合利用设施,563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占比76%,受益农户达42.8万户。
文/起钰婷 刘忠俊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