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如何看电影?趣读23部电影中的历史细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1 19:34

近年来,历史学普及著作浩如烟海,猎奇吸睛的噱头层出不穷。要编写一部面向大众的历史方法论入门,并不是一件易事。近日,世纪文景推出一本有意思的历史读物《看电影,学历史》,在书中,作者蒋竹山选择了电影这一媒介为切入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把自己的新史学研究和历史普及结合起来,用面对面授课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了一部授人以渔的讲义,教观影,教阅读,教思考方法。

《看电影,学历史》源于蒋竹山主讲的一门通识课,至今已经开设17年,累计3000多名学生选修。本书萃取了课程多年讲义的精华,通过23部电影,透视6大历史学前沿热门话题。时而抽绎历史片段,探究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感官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时而延伸触角,聚焦全球史、战争史、性别、环境、大众史等前沿热点。透过五光十色的影像本事,探索电影里没说的历史。4个步骤,1份书单,旨在让读者快速找到学历史的门径,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理解思辨。

《荒野猎人》中小李子舍命捕猎的海狸,是昙花一现的时尚风潮,也是北美殖民地早期的经济命脉?《和食之神》结尾一闪而过的味精才是日本料理传遍世界、日本化工全球化的真正功臣?谈论全球化现象的经管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如何改编成一部爱情喜剧?《鸦片战争》考究的场景细节,暗含了哪些书写鸦片战争史的新取向?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有所解读。

作者蒋竹山把本书的理念概括为“电影就像一扇窗”,可供读者窥探相关的历史议题,有时候比文字更能传达人类世界无所不在的符码意涵。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分为四个板块,解读从电影跃进历史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择要提点电影里意味深长的情节与亮点;第二步,讲述电影里没说的历史;第三步,教读者像史家一样阅读;第四步,用历史结合自身与身边文化现象,发散思维,讨论问题。

读者大众既能自然地一步步切近电影投射的历史议题,又能通过历史材料、研究动向与学者观点的梳理,初窥历史学研究的话语方式与面貌,更进一层还能透视作者个人的学术研究路径,这亦是本书的核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他鼓励年轻人“往里走,安顿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4
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尚小明全新力作 全景讲述武昌首义到清帝退位期间的每一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7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蒋赞初逝世,享年97岁
南京大学 2024-07-15
知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力作《地理即命运》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阎崇年畅谈经验与心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生活|一个历史学家在十年间,跨越三个大洲、穿行数万公里的跋山涉海之路
文景 2022-12-10
美历史学家:美国插手俄乌冲突意在削弱俄罗斯 也在担心自身“未来衰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02
对谈 | 为什么非常有地位的历史学家愿意为民众写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