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骨科医生跪地为老人手术 说跪地一刻只想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11 16:36

近日,一张医生跪地为患者治疗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中,一位医生钻到手术床下方,协助患者完成手术。据了解,该医生来自杭州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当时正在辅助主刀医生,为一名手术患者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曹华医生到牵引床下进行调节,希望通过体外调整的方式,协助患者达到复位效果,每次调整一个角度,都需要与主刀医生进行反复沟通,曹华医生说,跪地那一刻只想着安全顺利完成手术。

据余杭二院介绍,近日,家住余杭的葛奶奶,在家中干活时不慎摔倒在地,导致右髋部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家人发现后,急忙将她送到区二院急诊救治。经过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曹华医生为葛奶奶做身体评估,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在家人的同意下,葛奶奶被送入手术室,进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该骨科手术由主刀骨科主任张勤忠和副手曹华医生完成。主刀医生负责为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副手医生需要配合台下辅助C臂机拍摄和调整体位等工作。

葛奶奶的骨折较为严重,呈粉碎性骨折,需要使用牵引床配合骨折复位。医生将其调整好体位后,开始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葛奶奶的骨折较为严重,粉碎面积大,术中牵引效果不佳,骨折部位固定对位有所偏差,需要术中再次进行局部调整。

牵引床分为粗调和微调两种,微调是可以在术中通过床尾的摇动手柄进行调整,幅度小,效果较差;而粗调则是需要找人钻进床下,用手转动螺丝进行下肢局部调整,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手术无菌操作,而且可以调整到满意的体位。

在调整时,医生发现牵引床的微调并不受用,经过多次讨论后,曹华最终决定到牵引床下进行调节,希望通过体外调整的方式,协助患者达到复位效果。

术中,曹华医生钻进牵引床下进行调整,然而调整位置并不是一件易事。由于床下光线暗,需要靠着手去摸索,动作不宜过大,只能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微调。由于他只能在床下,看不到上面的情况,因此每次调整一个角度,都需要与主刀医生进行反复沟通,直到调整到满意的位置,这样的动作每次都要保持10分钟以上,调整完后,他还要再次查看X片显示角度是否适合。经过重复的两次调整,最终,骨折部位得以成功复位固定,有护士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一幕。术后,葛阿姨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

曹华说,医生跪着给患者治疗的图片常会感动众人,但对于医生来讲这只是家常便饭。骨科手术也是一种精细活,别看只是一个角度不对,但对病人来说可能会影响一生,而医生每次跪地那一刻只想着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大漠南北的两个医生
中国青年报 2024-11-27
清华一附院骨科医学中心完成院内首例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2
半两财经|精准、微创、远程手术……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看国产手术机器人前沿成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视界|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太平洋上救治中国籍受伤渔民
新华社 2023-07-15
优质医疗资源“流动”,打通京津冀三地健康新通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30
精度可达毫米级 北京积水潭医院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成医生“超级助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2
老百姓身边的黑科技之医——骨折复位机器人 精度可达毫米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2
百岁老人骨折能否手术?专家:保守治疗死亡率高
中国新闻网 2022-10-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