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我的祖国》划破70年天际传唱至今,而在话剧《上甘岭》中,一条大河映衬风吹稻花的意境将再现舞台——这首由音乐剧演员、歌手阿云嘎演唱的《我的祖国》版本才刚刚录制完成,便已现男声版范本潜质,从平和深情到擂响战鼓,不假雕饰却正应了歌词中“青春的力量“与“和平的阳光”。
不假修饰的男声版本,眼中的画面是家乡的草原
在阿云嘎看来,郭兰英前辈的演唱高亢且充满生命的质感,后来的翻唱者也以女高音居多,男声演唱的难度相当大。“之前几乎没有官方给出的男声版本,我自己也找了很多翻唱的版本来听。录制时,曲作者刘炽先生的女儿刘云云老师也来到现场,她的要求非常高,之前有些翻唱版本她也不是太满意,我是带着很大的压力来的。”不过在演唱中,虽然整首歌前半部分婉转深情,后半部分的副歌却一泻千里,技术难度很高,但阿云嘎并没有从技术上做过多的修饰,而是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的情感,身为音乐剧演员的他甚至把自己带入一个18岁年轻战士的角色中去演唱。“当年电影中的很多经典形象,比如黄继光,其实他们就是20岁左右的青年,在这样的年纪就把生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我也是一直在找这样一个年轻人的感觉,体会那种用信念赢得战争的可贵。 其实我在演唱时,脑子里勾勒的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英雄形象,是他自己在哼唱的一种状态,一种在战场上烈火纷飞的时刻最质朴的想像,他想到自己的家乡,尤其是那句’风吹稻花香两岸’,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到草原。我想无论你的家乡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一条大河’的旋律寻到自己与家乡的共鸣。”
没考虑自己对票房的带动,只因历史不应被忘记
当年刘炽在为《我的祖国》谱曲时,为了集中精力避免打扰,曾经在门上写了“刘炽死了”几个字,老前辈们的这种创作激情和状态,作为年轻一辈的阿云嘎称自己在演唱的时候完全能够感受得到。“那种激情和那种热血,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少了很多,今天我们身边虽然没有战争,但依然需要那种对信仰的坚守,就如同今年我们碰到的疫情,即便可能一去不复返,但还是有那么多年轻的医护人员奔向一线跟病魔去抗衡,印证了我们骨子里还是把这种精神传承了下来,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永远没有退缩过。假如我是一个消防员,如果遇到大火纷飞的时候,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奔向火场,不管后果是什么,那种使命感在当代的年轻人身上是有的,和平年代我们依然是敢于拼、敢于付出的。 ”
话剧演出时,阿云嘎表示,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现场观看。“我们都需要燃烧自己,也渴望看到这样一出热血大戏重回舞台,毕竟这样气质的作品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了。”对于自己的演唱或许将为演出带来不小的票房号召力,阿云嘎称,自己并没有太在意这些,“惨烈的战役值得被铭记,这段历史不应被忘记。”
《在远方》中新尝试,作曲与“快递小哥”一肩挑
眼下,阿云嘎正在筹备即将在年底上演的音乐剧新作《在远方》,而剧中他的角色是城市中最鲜活的“快递小哥”,“原创音乐剧本就很难,这么长时间剧院没有开放,大家也都憋着想看一部好剧,先不说能不能做出跟国外成熟音乐剧抗衡的作品,我们的初衷是能做一出带有自己基因的音乐剧,所以最近压力很大。这次我不仅是主演,更是第一次参与到主创团队,这是一个有开创性的包容的创作团队,大家一起创作,一起摸爬滚打在一个小排练厅,这是一个很难忘的创作经历。申捷老师的剧本我看完很感动,好几处甚至潸然泪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夯实这个底子,为后续填补色彩,正在向好的方向迈进。至于最后的呈现,我们既忐忑又感觉像是即将上战场一样,能不能打赢这一仗还不知道,但这种创作的状态挺棒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