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读者提到宏观经济学不免头大,但如果能帮助我们了解当下最重要的热点——关乎疫情的前景,不少人估计就有了兴趣。
《宏观经济学通识课:掌握经济分析的简单逻辑》是知名经济学家谢丹阳教授的重磅新作,从宏观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四个板块,构造我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并通过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中外历史上的经济事件,比较不同政策报告的细微变化以及解读宏观经济数据,将金融、货币、经济周期、汇率制度等概念好读、易懂地阐释出来,教你学会研判宏观大势,辨别经济周期,发现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普通读者,北京青年报记者最感兴趣的,则是谢教授在后记里面的内容。疫情将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石油期货排除阴谋论;中美科技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疫情将推动科技创新
作为经济学家,怎样看待新冠疫情,怎样看待后疫情时代的科技创新,这对于普遍读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他指出,当下最重要的热点问题关乎疫情的前景。现在经济学家发声还为时过早:我们完全不清楚疫情从医学上来讲到底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经济学家应该在复工的效率数据出来之后再做评价。这次疫情,可以说是人类的灾难,尤其是对那些不幸被击中的家庭而言。
他的话题接下来一转,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来讲是一次特别好的机会,这几乎是一组完美的试验,使我们得以检测在各个国家在面临同样的外部冲击时所采取的不同政策与措施,并观察到底哪一种能够产生更加理想的结果。
他认为这次疫情会推动大量的科技创新,政府监管机构会更加配合,提高批复效率,比如在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甚至在其他领域创新落地也会加速,诸如无人驾驶、无人快递、无人送餐、机器人搬运、机器人酒店以及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通过这些来感受现场球赛,感受朋友聚会等)。从教育界来看,疫情大幅加速了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的步伐。
石油期货暴跌排除阴谋论
谢教授在后记中分析了近期国际资本市场的金融乱象,石油期货价格居然出现负值,而且一度为负的每桶40美元!这又如何解释呢?
他指出,首先不要相信阴谋论。网络媒体里充斥的阴谋论会让大家觉得这又是美国金融大鳄刻意算计全世界,尤其是算计中国的一幕。实际上,美国也有大量金融机构在这轮油价暴跌之中输得倾家荡产,美国页岩油企业同样受到重创,股价普遍暴跌60%,可以说美国得不到任何好处。还有阴谋论将沙特阿拉伯王子描写的深谋远虑,称其先行做空美股然后挑起石油价格争端,多管齐下、一战成名。难道沙特阿拉伯不担心会遭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体报复?
真相很简单。油价暴跌起始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摩擦,但后期波动更多是因为大家对疫情的发展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那些认为疫情会逐渐平稳下来的投资者认为前段时间的油价暴跌过了头,尤其是在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达成巨幅减产的情况下,于是买入石油期货。他们的对手方当然是看空者,而看空者认为疫情拐点远未到来。油价自然随着疫情的起伏而波动。当然,石油期货出现负值也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于4月15日完成测试成功修改计算机系统允许负值出现也属实。如果不允许出现负值,或许5月期货根本没有任何买家愿意接盘。投资者将无法脱手,如果一时间找不到真正的石油用户和买家,那就只有租用管道或仓储来接货。
试想:那些拥有管道和仓储的企业,面临如此巨大的结算需求,将租用价格提高十倍乃至百倍都是有可能的。到了这个地步,那些买入石油期货的投资者只有任人宰割了。这背后是否存在精明投机者做空石油,同时抢先控制了石油接收管道和仓储资源。谢教授说,“我不敢绝对否认这一可能,我只敢说这背后不存在国家势力和国家行为(否则我们只能用“利令智昏”来形容这一行为)”。他接着指出,这些行为均为市场操纵。如属于个人行为,个人负有刑事责任。如属于机构行为,机构将被严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市值为660亿美元,犯不着冒着被严惩的风险和某一方合作去算计另一方(又一阴谋论版本)。
美国政府无法资助美企搬迁费用
在最后,谢教授又提出一个热门话题,疫情会否导致中美科技脱钩呢?
他指出,中美脱钩并非新的议题,是“逆全球化”思维的一个环节。他认为,美国高科技公司如想和中国脱钩,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在美国政府推出种种有利的税收政策之后,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速度并未如期加速。我们不要忘记,虽然美国工人希望制造业回流,但资本是逐利的,而且在西方它是主导政府决策的,资本之所以不断来到中国,看上的还是中国多方面的优势:要素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数字新基建)、政府扶持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另外一点也不能忘记,美国政府已经是寅吃卯粮,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它虽然能够付得起美国企业的搬迁费用,但是没有能力长期资助下去。所以,除非疫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大幅提高贸易成本、彻底改写贸易格局,否则,中美科技脱钩论雷声大、雨点小。
谢教授最后认为,全球化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将在更为包容的前提下强势归来。尽管如此,从中国本身而言,我们应当加强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