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常营地区民族家园社区和连心园社区,每个单元楼都安装了崭新的电梯,让这些老楼焕发了新的生机;东坝地区东泽园小区安装22部“智慧云梯”,集实时监控、准确辨析、讯号提醒等多功能于一体;孙河地区康营家园即将完成178栋老楼加装电梯工程……在朝阳区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上楼难”的问题,老旧小区电梯的加装让居民更加方便快捷。
据悉,连日来,朝阳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持续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内容,努力实现“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通过察民需、解民忧,积极推动老楼加装电梯工程,为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提速,也为幸福生活提速。
常营老旧小区加装89部电梯,方便“老街坊”
从平房村院到搬迁上楼,从爬台阶上下楼到电梯快速送到家门口,对于常营老旧小区的居民来说,今年再次感受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变化,89部投入使用的电梯为他们带来了新的便利,生活品质再提升。
“如今变化的背后也克服了不少难题。”连心园社区书记朱振刚解释道,连心园社区属于回迁楼,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由几个不同村的村民构成,在筹备同时加装55部电梯的过程中,如何尽快让居民们同意施工成为首要考虑的难题,低层居民对电梯需求不高,即便不同意安装电梯也十分理解。“再加上居民对新成立的居委会熟悉度不高,所以当时心里很没底。”朱振刚说。
安装电梯必须要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100%才行,这是连心园社区加装电梯前期筹备工作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缩短筹备时间,连心园社区居委会请来了“外援”,联合老村支书和过去有威望的老人共同入户串门,宣传普及安装电梯相关政策,解答居民的顾虑。
“还别说,老熟人串门效果还真不错。”朱振刚说道,有了“老熟人”的助力,居民能畅所欲言,有建议和想法能及时进行沟通,不少低层居民会发出感慨“居住在高层的老人也是我们的亲人,也要多为亲人考虑”,以感情为纽带,支持率达100%的目标很快便实现,大大缩短筹备时间,也为接下来的开工建设打下基础。
如今,连心园社区和民族家园社区新建的89部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已迎来不少参观者,周边老旧小区的居民都十分羡慕这样的电梯生活。常营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居民有需求,相关部门便尽量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接下来计划同时在多个老旧小区开工建设300余部电梯,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生活。
东坝上新22部“智慧云梯”,多功能一体让乘梯更放心
日前,朝阳区东坝地区东泽园小区22部“智慧云梯”正式投入使用。电梯集实时监控、准确辨析、讯号提醒等多功能于一体,物业人员利用手机APP管理端即可对电梯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
据了解,此前东泽园小区的电梯存在老旧、不灵敏等问题,为了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地区工委及社区党委与物业公司多次沟通,并召开居民代表会,最终经讨论决定更换新电梯。
电梯内,记者看到了一块显示屏,上面写着信息公告及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等。“如果居民在乘梯时发生险情,按下报警键,通过这个显示屏,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第一时间与被困人员可视化对接。”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新电梯开启的智能云梯管理系统,目前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这一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准确识别电梯困人等险情,一旦电梯发生故障,故障信息将以短信提醒等方式及时通知物业,实现快速响应、快速救援。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电梯当前及历史运行状态的数据,预测未来电梯安全运行趋势和故障概率,实现电梯安全预警。
“现在我们坐电梯放心多了,显示屏上还经常发一些公告,我们在坐电梯的时候就能了解到社区开展的工作。”家住东泽园小区1号院的李淑兰说道。
“智能系统还能对常见的不文明乘梯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记录。如电瓶车进电梯、遮挡电梯门等,系统能对不文明乘梯自动语音劝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安全乘梯意识。”社区书记李博介绍,社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推进东泽园小区科技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并联合辖区单位,形成“共建、共享、共融”的长效治理机制。
文/记者 王成 张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