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孔:那些“好色”的建筑(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04 13:10

世界上的建筑究竟可以“好色”到什么程度?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中藏匿着这样一批建筑物,它们虽然拥有不同功能,但却承载着一些相似的特性——缤纷的色彩与简明的结构。看到它们的人也许会感慨:到底是怎样的文化造就了这些如乐高拼图般的大物件?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地区

在印度,色彩似乎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装饰作用,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宗教与文化内涵。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寓意。

印度自独立后,一直试图脱离殖民者的风格,寻找自身的建筑语言。德国摄影师Stefanie Zoche和Sabine Haubitz在2011至2016年期间记录下了这座神秘国度搜寻自我的过程。

喀拉拉邦地区的教堂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不同于新巴洛克式或是古典式的建筑风格,它似乎在尝试以现代的方式诠释基督教信仰。

在这些色彩明丽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元素,但又能找到无数无法被归类的特征。它们的风格没有明确的定义,却在西方与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不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建筑形式。

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Nazim Hikmet)曾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建筑作为一座城市的面孔,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信仰。它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不同文化孕育并滋润着。在这一座座怪诞、明丽的建筑背后不知藏匿着多少故事,表面似乎只是在默契地追逐色彩,实则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记录下自古至今每一片土地上的独特人文情怀。

(来源:时尚芭莎艺术)

整理 / bobo

编辑/赵晓力

相关阅读
当建筑也好色——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6
当建筑也好色——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5
当建筑也好色——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4
当建筑也好色——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3
当建筑也好色——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22
猎奇 | 换个角度 看看那些“树向”生长的建筑(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08
猎奇 | 换个角度 看看那些“树向”生长的建筑(3)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07
猎奇 | 换个角度 看看那些“树向”生长的建筑(1)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