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财经 | 个人存量房贷利率明日开始“换锚” 疫情期间银行多安排线上办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2-29 13:40

以前个人房贷利率都是在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打几折或上浮百分之几,从明天开始,个人贷款利率会逐渐与基准利率脱钩,改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息息相关。2月29日,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招行、浦发、中信等各商业银行已经正式发布关于存量浮动利率个人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的公告,对相关事宜进行安排。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大部分银行都是从3月1日开始此项工作,且在疫情期间只提供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还有部分银行的启动时间往后顺延。疫情之后,银行会开通更多线上线下渠道。具体细节需要个人贷款客户留意银行最近发送的短信或通知。

银行人士建议大家疫情期间请通过线上渠道办理,确需线下办理的,请在疫情结束后前往办理。同时建议避开定价基准转换初期及尾期的高峰期,在转换期内分散办理。

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

所谓“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是指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不包括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020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贷款可不转换。

根据银行公告,经借贷双方协商,可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LPR加点形成的浮动利率,或转换为固定利率;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

目前,LPR有明显下行趋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表示,市场化条件下的贷款利率有长期走低的趋势,存量房贷利率市场化后,长期来看,房贷利率大概率是降低的。

不少银行人士也预计,绝大部分个人房贷客户会选择转换为LPR加点的浮动利率,不会选择固定利率。

当然,房贷利率期限长达二三十年,如果以后LPR走高,选择固定利率的客户则会获益。所以最终还是要看客户自己的判断。

工行在公告中称:“相比贷款基准利率,LPR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更能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情况,请自主判断是否转换定价基准,我行充分尊重您的选择权。”

转换前后利率不变 

如果贷款人选择转换为LPR加点形成的浮动利率,加点数值=原合同当前的执行利率水平-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加点数值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原合同借款期限在5年及以下的,参考1年期LPR;原合同借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参考5年期以上LPR。

如果选择固定利率,则转换后的利率水平等于原合同当前的执行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但不论选择哪种定价方式,转换时点前后贷款利率不变,都跟去年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一样。

重定价周期最短1年  今年之内利率也不会变

根据银行公告,定价基准转换的同时可重新约定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个人房贷重新约定的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目前,大多数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重定价周期为1年且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多家银行公告称,经借贷双方协商,可约定利率调整日为每年的1月1日或贷款发放日在每年的对月对日。

但不论如何约定转换周期,转换之后,存量房贷利率在今年之内都不会变,具体数值与去年一样。

何时转换不影响加点数值

由于转换工作期限横跨5个月,而LPR报价每月更新,贷款人选择什么时候办手续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加点数值呢?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解释称,同一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2020年3至8月之间任意时点转换,均根据2019年12月LPR(5年期以上LPR为4.8%)和原执行的利率水平确定加点数值,加点数值不受转换时点的影响。

该负责人还举过一个具体案例:若某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合同期限20年,剩余期限为8年,原合同约定的利率为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现执行利率为4.9%×(1+10%)=5.39%。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如果借贷双方确定在2020年3月30日转换定价基准,且重定价周期仍为1年,重定价日仍为每年1月1日,那么加点幅度应为0.59个百分点(5.39%-4.8%=0.59%)。2020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执行的利率水平仍是5.39%(4.8%+0.59%)。在此后的第一个重定价日,即2021年1月1日,按照重新约定的重定价规则,执行的利率将调整为2020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0.59%,此后每年以此类推。

疫情期间多家银行只安排线上办理

多家银行公告显示,当前特殊时期,只开放线上渠道办理转换,随着疫情防控好转,会逐步开通网点柜台等线下渠道。

建行公告称,在当前特殊时期,为确保客户身体健康,从2020年3月1日开始,支持客户通过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两个线上渠道办理业务。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逐步开通线下渠道,支持客户到全国任一建设银行营业网点智慧柜员机(STM)、柜台、个贷中心办理业务,具体开通时间将另行通知。

中行公告称,自3月1日起,推荐客户通过该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办理。如果确有需要,也可前往就近中行网点智能柜台办理,办理时需要做好防护。暂不开放线下人工受理渠道。

农行公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快捷办理,个人客户可登陆农行掌上银行,进入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界面,自助操作办理。后续农行还会增加网上银行、网点超级柜台自助办理和网点柜面人工办理渠道。为保障身体健康,建议个人客户主要通过自助渠道办理定价基准转换。确有特殊原因无法自助办理的个人客户,可待疫情结束后到农行网点人工办理或与原贷款经办行联系办理。

工行提供多种受理渠道,客户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手机银行最方便,支持“一键转换”,推荐优先选择;智能柜员机预计3月中旬上线,以实际上线时间为准;短信银行预计4月中旬上线,适用于借款合同中的共同借款人。工行表示,如果客户确实不习惯使用自助渠道,也可以就近选择任意一家贷款服务行预约后办理,无需到原贷款经办行。

但工行同时提示,疫情期间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确需线下办理的,请在疫情结束后前往办理。建议避开定价基准转换初期及尾期的高峰期,在转换期内分散办理。

兴业银行有关人士今日也表示,个人房贷换“锚”主要通过线上方式切换,即事前通知到每个客户,由客户发起,再由银行确认进行转换。为防止人员聚集感染,疫情期间该行采用线上无接触方式为客户签约。

部分银行4月之后开始逐步办理

浦发银行今日公告称,鉴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转换启动时间将较人民银行要求时间有所延后。具体转换启动及方案,后续将通过银行网点、电子渠道等方式予以公布明确。

兴业银行公告称,个人客户可在该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进行贷款定价基准利率转换补充协议签订确认。其中营业网点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情况适时开展定价基准转换工作,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将于4月15日起开展定价基准转换工作。

招行将于4月上旬统一将在转换范围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若客户希望不做转换,仍维持原合同安排,请在2020年8月31日前联系招行各分支机构贷后服务中心申请处理。

此外,自2020年4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可以通过招商银行App或招贷App线上申请确认将除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外的其他在转换范围内的个人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固定利率。

客户到期不主动变更  银行将统一转换为LPR浮动利率

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个人贷款客户没有主动向银行提出变更,银行会如何处理?

兴业银行表示, 因房贷客户数量较为庞大,为及时触达房贷客户,拟采取网站公告、手机银行公告、营业厅网点公告、短信通知等方式,做好客户通知和提示,同时客户还可联系客户经理或拨打客服电话95561沟通了解相关转换方案。对于多次公告及短信通知后客户仍未通过相关渠道进行签约变更的,将通过短信、公告等形式告知客户,按照标准转换方案批量转换为LPR定价的浮动加点的利率方式。

中信银行公告也表示,为简化客户操作流程,将于2020年7月21日对未办理转换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按照标准化转换规则统一调整为LPR浮动利率定价。

借款人不止一个 需全部同意才能转换

有些个人贷款合同的借款人不止一人,对于这种情况,银行规定需要所有借款人意见一致且办理完成,才可完成转换。

建行公告称,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借款合同的多个借款人可通过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分别办理业务。后续视疫情发展情况,原合同的多个借款人可携带本人有效的身份证件原件分别到全国任一建设银行营业网点智慧柜员机(STM),或一同前往营业网点柜台、个贷中心办理业务。

工行专门为共同借款人开通的短信银行渠道。如果借款合同中的共同借款人在工行已预留可信手机号,在主借款人发起定价基准转换后,将收到工行95588发送的定价基准转换确认短信,直接回复该短信即可完成定价基准变更确认。当然,主借款人及所有共同借款人也可携带身份证同时前往贷款服务行线下办理。除贷款服务行以外,其他渠道需要主借款人先确认,再由共同借款人确认。除短信银行仅适用于共同借款人使用外,其他渠道主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均可使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在即 银行人忙成“24小时客服”
中国证券报 2024-10-20
存量房贷利率今起调整:首套无需申请,“二套转首套”如何操作?
澎湃新闻 2023-09-25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进入倒计时 银行提前优化配套服务
上海证券报 2023-09-20
银行竞相明确存量房贷 利率调整细节
北京商报 2023-09-11
银行竞相明确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细节
北京商报 2023-09-11
新华解码丨多家银行明确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这么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9
多家银行明确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细则 直接变更利率或成主流方式
上海证券报 2023-09-08
大中型银行齐发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细则 首套房贷利率将于9月25日批量调整
证券日报 2023-09-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