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沟法庭作为北京房山法院的六个派出人民法庭之一,下辖6个乡镇110多个自然村,背着国徽走进乡村是这里法官每天的日常工作。
霜降一过,深秋已至,乡村进入了农闲时期。然而,长沟法庭法官们忙碌的身影仍穿梭在田间地头,活跃在屋外院内。11月5日记者从北京房山法院获悉,长沟法庭多个审判团队集中外出勘验,走进乡村就地调解。
叔侄因树起纠纷 法官进村勘验查案情
10月25日,上午10点,蔡亮亮法官带领助理李文达、书记员高莹洁来到曹章村的一家院前,为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的案件做现场勘验。这起案子的当事人是一对叔侄,侄女和叔叔东西相邻居住,两家中间有一个过道。早年间,叔叔在过道里种了十来棵树。
侄女起诉称,随着树木越长越大,树根已经将自己家东配房的地面拱出两道大裂口,甚至自家屋里都长出了一颗小香椿树苗。侄女认为树木已经影响到自家房屋的安全,要求叔叔砍掉树木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叔叔不同意侄女的诉讼请求,理由有二:一是自己种树在先,侄女盖房在后;二是侄女所住房屋非宅基地上房屋,原是用来开养猪场的。
蔡亮亮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来到现场,在当事人及见证人皆在场的情况下,测量了过道的宽度,对栽种树木的数量及种类作了记录,又走进原告家东配房勘验了房屋地面情况。随后,蔡亮亮法官审判团队来到村委会,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谈话,详细了解了原告房屋用地的土地性质。
为了就地化解矛盾,同时也是从维系亲情角度考虑,蔡亮亮法官分头对叔侄俩做了调解工作。蔡法官以话家常的谈话方式开头,同时结合情理与法理,耐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解,但最终双方因分歧过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本案择日开庭审理。
法官析法释理促调解 当场拎锤执行化干戈
在蔡法官勘验的同时,万会兵法官也正在邻村,为一起相邻关系纠纷的案子做排水试验。这个案子的原告佟大爷年近八十,膝下没有子女,独自一人在外居住,他老家的房子一直闲置。
最近,佟大爷想搬回老家居住,发现老家北房墙体受潮,无法居住。佟大爷认为是邻居被告佟某家的排水口修建不当导致胡同内的排水不畅所致。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佟大爷来到法院起诉佟某,要求佟某恢复胡同原貌,保障胡同内排水通畅。
万法官在现场看到佟大爷与佟某家南北相邻居住,佟大爷家的北门与佟某的南门相对,佟某家南门口有条水泥过道,过道下方暗含排水道,佟某家的水从其宅院内流出后通过该排水道向东流入两家宅院东侧的胡同,该排水道向南另有一排水道与佟大爷家排水口相连。万法官决定先做排水试验了解佟某家的排水情况,在将数桶水倒入被告家宅院的排水口之后,发现佟某家出水口排出的水自西向东排水通畅,但其家门口过道暗含排水道东边出水口较小,出水量不大。佟大爷担心自家宅院被淹,坚持要求将该排水口拓宽,佟某及其家人则认为该排水口足以将水排出,不会影响到佟大爷家的排水。
对于出水口是否扩宽,双方在现场争执不下。万法官结合丰富的审理经验,苦口婆心地对双方当事人讲事实、摆道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佟某同意将该排水道东侧出水口扩宽。
佟某从邻居家借来一只大锤,试图将该出水口上方的水泥过道砸开。考虑到双方当事人都年岁已大,万法官担心双方的身体情况,主动拿起当事人手中的大锤砸向水泥过道。最后,经过万法官和书记员二人的努力,出水口终于有所扩宽,排水问题也终于得到了解决,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邻里关系重归和谐。
房山法院自2019年8月启动诉源治理工作——“房治久安”系列宣传活动以来,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该院六个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诉源治理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稳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努力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通讯员 吴卫娟
摄影 通讯员 李文达、甄伟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