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艺术|历时五年拍摄 安娜“如梦之梦”摄影作品集问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13:00

“经典的戏,需要配上经典的摄影,我希望用经典的方式,不辜负自己对话剧、对舞台、对演员的梦想。”摄影师,戏剧制作人安娜如是说。

6月5日,法国艺术家、摄影师、戏剧制作人安娜的摄影作品集《如梦时间》新书发布会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行。现场邀请安娜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基于“光影之间的灵魂梦境”展开对话,带领观众走进安娜的“如梦时间”,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渴望与恐惧之间、梦境与叙事之间。

安娜的“中法情结”

活动现场安娜回顾了自己人生经历,安娜的父亲是法国的话剧演员,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安娜的姐姐长大后成为了话剧演员,安娜20岁开始在法国拍摄关于戏剧的照片。2002年安娜作为摄影师来到中国,6年后转到了电影、戏剧的制作,在刚刚结束巡演的话剧《悲惨世界》中,安娜也是本剧的总制作人之一。

在5年前安娜看了作品《冬之旅》《如梦之梦》后问央华艺术总监王可然能否用胶片相机和黑白胶卷来承载对她对戏剧的梦想与欲望。于是每次“如梦”演出期间,安娜带着自己的复古相机来到剧院捕捉、记录,此次安娜推出的摄影集《如梦时间》就是2017年——2021年期间拍摄的《如梦之梦》台前幕后的瞬间。

早在2017年,安娜将她倾注多年心血所创作的“北京地下青年音乐人”系列摄影作品呈现给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荣荣,同样作为一位摄影艺术家,立即被安娜镜头下那些音乐人独特的魅力与深沉的情感所深深打动。因此,荣荣向安娜发出了举办个展的邀请,并亲自担任展览的策展人。这次合作标志着安娜与三影堂深厚情谊的开始。但是2005年摄影开始转到数码,安娜没有抓住这个“转变”,那时候都用的是胶片,因为这个展览安娜感觉可以重新开始拍照,有了这个自信,就重新拿起相机去拍,安娜用传统的相机“徕卡M6”进行黑白胶片拍摄。所以本次发布会在三影堂对于安娜有着特殊的意义。

活动现场安娜说:“我对演员有一种热情,演员站在舞台上,又要忘记自己,又要完全此时此刻在这儿,又给我们那么大的感动,能给我们讲故事,能打开我们的想象力。所以在这本书我抓到的是演员们各个的状态,从进来剧院一直到演完,就是他们变化的一个状态。”

用光影表达对生活、时间的感悟

央华戏剧艺术总监王可然也抵达了活动现场,在他与安娜的对话分享中,现场观众感受到这本摄影集不仅仅是捕捉“如梦”这部戏的瞬间,而是立足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安娜不以摄影为谋生职业而是她对戏剧的爱转化成为她的生活方式,用相机表达了她对生活、生命、时间、生活状态的感悟。

活动现场展示了摄影集中的作品,通过一张张照片让观众对艺术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全书分为“入梦”“梦境”“梦前”“如梦”“梦醒”五个部分,这些照片里有能够紧紧抓住每一个对剧场有着天然感受的,有过经验或没有过经验的人对于梦和剧场的关系的深刻承载,独属于剧场的张扬。

摄影作品首次公开,具有收藏价值

据悉,《如梦时间》书中的摄影作品从未在互联网发布,书中照片的选择和排版也是由安娜亲自完成。在排版上安娜虚实结合,安娜说:“最大的希望做这种纪实摄影,你拍的人忘记你的存在,他能作为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这个是目标。我就问他们(演员),你确认愿意我公开这些照片吗?都愿意,但也是一种信任,我一共拍了五年,跟着他们五年。”

朱炯说:“真没有想到戏剧在你的生命当中这么重要,而且你也很有幸能够把你的戏剧文化在这个摄影里面表达出来,画册设计、装帧、精装是非常豪华的。”摄影集为方脊布面精装书,内页采用触感细腻的哑粉纸,印刷上采用雅昌的专利技术“雅映”,由此表现摄影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独特的光影效果。

相关阅读
“瞧,这个世界”王耀华摄影展在京启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3
《如梦之梦》专属版上演,倪妮“顾香兰旗袍”融入非遗技艺
澎湃新闻 2024-02-04
视点 | 石景山区摄协举办《摄影创作思路与优秀作品解读》主题讲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9
用最大尺寸底片记录丝绸之路沿线地貌和历史文化遗存 摄影师丁和:丝路文化追随者
解放日报 2023-10-20
专访|主演李宗雷、张翰,出品及监制王可然:“如梦之梦”的每一站旅程 都是崭新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