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8月26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活动由中宣部宣教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联合举办。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约500人,在现场聆听红色故事,缅怀先烈,感悟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
活动采用故事宣讲、诗朗诵、京剧等形式,分为《号角的回响》《抗战赤子心》《英雄薪火传》《和平正义歌》《春风续新章》五个部分开展。
其中,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吴艾宸通过讲述《我还是那个少年》红色故事,展现了少年们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通过了解抗战故事,让我懂得了坚持不懈。我觉得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像他们一样,一直坚持不懈的去做一件事才有可能成功。”吴艾宸告诉北青报记者,她8岁起和妈妈逛展馆,随后便对抗战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自己的不断学习下,如今,她和妈妈变成了“同事”,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那些英雄的壮举让我震撼,我希望未来能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自部队的讲解员马清讲述了《战旗》。马清表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宣讲,对宣讲者来说,是一次向革命先辈的致敬。“我们一茬茬官兵始终传承着革命先辈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这股劲儿,冲锋在前。我所讲述的故事中,刘老庄的民众同样始终保持着爱党拥军、送子从军的这份热忱,接续传承着这份军民鱼水情深。这也是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杨艳喆参与了诗朗诵《为了正义与和平》,在她看来,这次宣讲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涵盖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各个时期,各个地理位置,各个方面的内容。“听了大家宣讲的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让我很受鼓舞和震撼。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会持续宣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直抵人心,让不少观众悄然拭泪。在聆听了宣讲后,西城区基层干部郭智洁表示,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她深受震撼,这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北京市西城区的青年干部们定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洪流,以坚定信念应对各种挑战,锤炼本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跟随着党和国家的步伐,稳步向前。”郭智洁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