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阅读设备的发展历程中,国产小屏电纸书阅读器凭借其独特的便携性与出色的阅读体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读书人”爱不释手的“掌中宝”。
是电纸书也是黑白手机
2019年,对于小屏国产电纸书阅读器而言,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年。当年,阅文集团推出口袋阅,支持电话、短信及4G全网通功能,为国内首款具备运营商网络接入能力的电子阅读器。该设备采用5.2英寸300ppi墨水屏,内置可调阅读灯,致力于模拟纸质书阅读体验。不过,口袋阅业务已于2022年10月停止运营,此后该设备不再支持新书购买。
同年,海信A5作为电子墨水屏阅读手机登场,主打护眼功能和便携阅读场景。该机型采用5.84英寸1440×720分辨率墨水屏,支持智能调光技术及清晰、流畅双显示模式。机身大小单手握持轻松舒适。该品牌于2022年推出过升级机型,至今仍在销售中。
这两款机型,作为智能手机算入门,在阅读器层面却属于高配。它们整合了多个阅读平台,拥有海量图书资源。墨水屏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易感到眼睛酸累。
小屏设备强势回归
在2019年后的数年时间里,电纸书市场的发展方向似乎被“大屏”所主导。10.3英寸、13.3英寸的大屏设备纷纷涌现,因其能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视野、更好的分栏显示效果,以及在批注办公、PDF阅读等场景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然而,随着移动阅读场景日益多元化,人们对于设备便携性的需求愈发强烈。2024年下半年开始,小屏电纸书阅读器强势回归,尺寸与手机相仿的设备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小屏设备在这一轮回潮中展现出诸多优势。从便携性来看,它们能够轻松放入口袋或小巧的随身包中,真正实现了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小屏在单手操作便利性上表现出色,用户可以在行走、乘车等状态下,仅用一只手就能完成翻页、调节亮度等操作。
在阅读体验方面,尽管屏幕尺寸相对较小,但随着墨水屏技术的不断进步,Carta1200等新一代墨水屏的应用,使得屏幕刷新率提升,文字显示更接近印刷效果,翻页残影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此外,优化的排版算法配合高分辨率屏幕,单页文字显示清晰、布局合理,阅读体验丝毫不逊色于大屏设备。
新品升级满足多样需求
2024年下半年至今,国产小屏电纸书阅读器市场新品频出,各厂商通过差异化创新,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024年10月上市的文石小白马,采用类手机尺寸,配备6.13英寸Carta1200墨水屏,重约160克。其左侧配备的AI智慧键是一大创新亮点,用户只需轻轻按下,即可实现一键分享阅读内容给朋友、快速唤出AI助手等功能。AI助手能够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书籍推荐、阅读建议等服务,增添了更多的智能化与社交化元素。在系统方面,搭载了定制的安卓系统,开放的应用生态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安装各类阅读应用,进一步拓展了阅读资源的获取渠道。
今年3月,Bigme大我HiBreak Pro启动国内预售。该机型定位为护眼与AI辅助相结合的安卓智能手机,搭载了一块6.13英寸墨水屏,宣称具备“0调闪、0蓝光”特性,并支持冷暖双色温自定义调光功能。同时,其采用自研技术优化刷新模式,大幅降低了翻页时的残影问题。在硬件功能方面,该机支持双SIM卡5G全网通,配备前后双摄像头,还具备红外遥控、NFC、GPS定位以及侧边指纹解锁等实用功能。
今年5月发布的掌阅Tango,整体造型同样为手机形态,正面搭载一块6.13英寸1648x842分辨率300ppi墨水屏,厚度7.9毫米,重量157克。配置的升级,使得该机型不再是一台“纯粹的电纸书”,日常看书翻页流畅自然无残影,不仅刷网页无压力,在不追求体验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播放“黑白版”短视频以及运行游戏。
不过,也有品牌将“返璞归真”进行到底。阅星曈推出的最新款磁吸阅读器不具备花里胡哨的手机功能,仅支持文本阅读,无触屏、无背光,仅支持按键操作。4.3英寸的便携小屏重量仅有74克,可以吸附在手机背面,翻转手机即可阅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