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签名变成艺术 古代文人可真会玩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10:06

“八大山人”朱耷的花押,既像“哭之”又似“笑之”

《瑞鹤图》局部“天下一人”花押

《辞源》中写:“花押: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署名签字。”花押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公文中做结语,二是在书画中做点缀或落款。

在《水浒传》等小说中,正式的合同和口供都需要当事人画押。画押是一种工作流程,起到签名效用,但并不一定是签名。普通百姓未必会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就按个指印、画个圈圈代替签名。这种画押其实是花押的一种,简单方便,具备法律效应。

画押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所以简单;花押是艺术领域的造诣,所以复杂。书画作品追求诗书画印一体,印不仅仅是签名,有时候还代表了作者的审美品位,并且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花押的设计很独特,很好看,也很难模仿。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把花押说得很清楚:“古人花押所以代名,故以名字而花之。”

花押是身份的象征,且不会轻易更换,像名字一样能代表个人,体现着一个人的审美和品位、个性与追求。所以设计花押很费心思,有重叠字,比如宋徽宗的花押,四字似乎叠在一起;有图文交叉,比如八大山人的“哭之笑之”;有变形字,比如王安石的石字多一笔……

花押字早在唐代玄宗写的《饅颂》中就出现过,只是唐代花押并未大范围流行。宋代的文化程度普及率高,“花押”开始普及,办事官员需要在文书上画上自己的“花押”。宋朝官员的花押有特殊规定:“花押需一手书写,所写内外诸司及诸道州府军监,并依此类。”

花押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设计,所以宋代有专门设计花押的店铺,考中进士的学子们往往要到京城的花押铺去买一个签名,俗称“买花押”。买回花押之后,要狂练,写出最好的一版,然后交到吏部备案,制成印章。这个花押会一直跟随你,此后无论到哪里做官,签署的所有文件都是它,以证明身份。

公文用花押,书画家就更喜欢花押,最有名的花押来自宋徽宗。作为一个崇尚艺术并且有深深艺术造诣的皇帝,他的审美品位也是一流的,将一个时代的审美推向了高峰。在这样的状态下,宋徽宗深信,在某些艺术领域,他已经做到了天下第一,并且也有可能是累世第一。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超级自信又小小张狂的花押印——天下一人。这个花押缺笔少画,并非清晰的文字,而是像一个特殊的符号,乍一看,有点像写得结构过于松散的天字,一横之下,是一个清晰的“人”字,一个“天”包含了天下一人四个字的外形,结合他的身份与造诣,透露出“天下唯有我一人”的自信,因此被后世称为“绝押”。千年以后,这个绝押是辨别他画作真伪的标志。

宋徽宗以高超的审美将花押提升了一个档次,花押流行一时,成为文化符号。可是到了元朝,花押又一次失去了艺术性。因为元朝为异族统治,并不习汉字,到了中原后,很多官员也不习惯执笔写字,所以将一个简单的符号刻印在印章上面,盖章代签,简单省事,这种印章花押,被后世称为“元押”。

这样的花押失去了美感。到了清代,花押已经是公文流程之一。《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府春节祭祀时收到来自宫里的赏赐:“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着一行小字,道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若干两,某年月日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当堂领讫,值年寺丞某人’,下面一个朱笔花押。”周汝昌先生解说《红楼梦》中的花押,认为是契约文书末尾的签字。《红楼梦》中并没有说明这个朱笔花押是什么图形或者文字,想必是正式文件的意思,应该和元押很相似。

在书画中,花押是点缀,是美,也是个性,但在公文中,花押却像一个句号,预示着这件公事结束了。

文/月满天心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我离开了 却一直思念着马泉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2025年秋冬季服饰:品质与潮流共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文坛领袖欧阳修 为啥要设计一款飞镖游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焦点关注|告别开学焦虑,需要身心“软着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为什么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是错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随时随地阅读 小屏电纸书回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诗中有笔,书中有韵,书法家崔世广新诗集《这个时候》近日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北运河管理处锚定三大关键点 持续创新实施精细化水务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