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出发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陪伴创作者走向更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6 18:55

旨在挖掘、培育、孵化创新形态中国戏曲作品的2025“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日前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举行启动仪式。

现场,来自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以及曾静萍工作室、爱丁堡前沿剧展、恺英网络的代表齐聚一堂。非遗创新偶剧《周记》、新编“花朝戏”《这是我们降落的地方》、梨园戏《平行时空・陈三五娘》等多个团队一同亮相。启动仪式之后,艺术家团队还分赴泉州市内的威远楼、工艺美术合作社、花巷傅宅、源和1916、伯勒小镇、蟳埔民俗文化村、惠安县崇武古城、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等地进行勘场,挑选与各自艺术作品适配的公共空间。

曾静萍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戏剧孵化计划促进青年对于戏曲的感知与发展,让青年创作者能够避免我们曾经走的一些弯路与心酸。”发起方爱丁堡前沿剧展代表水晶表示:“孵化是一个从0到1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希望大家在泉州与我们一起种下这颗种子,让更多的人看到、也让更多的人知道泉州这片土壤是可以诞生这么多美好的艺术作品的。”联合发起方恺英网络首席社会责任官付丽娜表示:“2024年,恺英网络作为联合发起方参与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支持青年艺术家和文化IP的发掘。2025年将继续深化参与,利用数字技术和资源整合优势,促进地方文化品牌的数字化表达与创新传播。”戏剧制作人袁鸿还分享了长沙花鼓剧团《新刘海砍樵》的成功案例,展示戏曲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吸引年轻观众,形成文化地标。

据悉,“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创立于2024年,在全国海选的63份投稿中经过初选、终选两轮筛选以及创作营集中孵化,最终孵化出《二丑》《蜉蝣图·画神》《不在梅边在柳边3.0》《她的xy轴》《志异斋》和《人偶·机》等六部以戏曲元素为核心的新人新作,在世遗古城泉州进行了演出。2025年“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工作模式与2024年有所不同,由评委会定向选择了5部充分代表泉州文化和地方戏曲特色的优秀作品及种子选手进行“精准孵化”,并以“陪伴创作者走得更远”的扶持方式,多方搭建资源平台,确保孵化作品中至少有3部能进入其他大型艺术节,真正做到优秀的戏剧艺术作品能够“从泉州出发、为泉州代言”。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的评委会成员包括:编剧曹路生(上海戏剧学院原戏文系主任),梨园戏非遗传承人曾静萍(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原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艺术节策展人水晶(爱丁堡艺穗节国际产业专家),学者陈恬(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教授),学者宋之歌(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教研室主任)。

今年选择的五部待孵化作品各具特色,其中《周记》是由青年艺术家蔡佳捷导演的非遗创新木偶剧作品,通过泉州提线木偶传统技法结合现代剧场叙事形式,加强非遗表演的独特表达,让围绕周家两代茶馆掌柜展开的故事在指间台上诙谐上演。以广东省河源县紫金客家“花朝戏”、紫金地方客家方言为创作特色的戏剧作品《这是我们降落的地方》,灵感取材于“花朝戏”传统剧目《过渡》,讲述以渡船为生的两姊妹与土财主斗智斗勇的乡土轶闻。重头剧目梨园戏《平行时空・陈三五娘》升级版,由声名远播的梨园戏《陈三五娘》改编而成,采用梨园戏前所未有的“平行时空”舞台方式,进行戏里戏外的交融穿梭演绎。同时,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的青年创作团队也受邀参与了此次孵化计划,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创作准备中。

2025年“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将为创作团队提供创作辅导、场地使用及排练和演出等相关支持,孵化作品将于9月至明年3月陆续在澳门、深圳、泉州等城市及大型艺术节演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青舞台|敬古反而弥新 梨园戏何以成现象
北京青年报 2025-08-22
梨园戏《朱买臣》里曾静萍与赵小娘的深情对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6
同样的马前泼水 这一次覆水能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6
蛇口戏剧节:空间魔法升级
水晶 2024-12-10
北京舞协“走四方”深扎采风到闽南——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9
探索宋元遗响的N种可能性 “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为泉州贴年轻标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9
拓展戏曲创作空间 作品孵化计划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19个古老剧种汇集海丝起点 五一深度解锁泉州与戏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