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禁甜”之后是涨价 消费者正在“放弃”电子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0 09:44

日前,电子烟税费调整。国家开始向电子烟征收36%消费税。而这一税收变化也传导到了消费终端。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20日了解到,目前市场大部分电子烟主流品牌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其中消耗型的烟弹价格涨幅最多,调价幅度普遍在20%到50%。加之此前“禁甜”,一些消费者也正因为品种少、价格高而放弃电子烟。

电子烟价格普涨 涨幅约20%起

“这个烟弹套装原来确实是99元,不过现在上调到119元了。这已经是悦刻最便宜的款了。”在某电子烟集合店工作人员这样回复北青报记者。

这一波电子烟价格上涨与调税不无关系。11月1日之前,国内对电子烟仅按照普通消费品征收约13%的增值税。开征消费税后,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

11月1日凌晨,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更新了国标产品的含税批发价格和建议零售价,各大电子烟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截至11月19日,悦刻、Yooz柚子、魔笛、VTV、雪加、小野等品牌零售价也都进行了上调,其中烟弹的涨价幅度在20%到50%,烟具在10%到20%左右。

有店家表示,其实在消费税开征以前,电子烟烟弹的价格已经调过一次,从单颗20多元调整到现在的30多元。“到了终端,我们为了保证利润也得调价,最终上涨的税还是压在消费者身上。而且只能销售烟草口味后,电子烟生意越来越差。”一位店主表示,在他看来,比起涨价,电子烟生意大不如前的原因主要是口味的急剧减少。

被禁“甜味”电子烟仍有人在私下卖

从10月1日起,《电子烟国家标准》正式施行。烟零售渠道仅提供国标烟草口味电子烟和具有儿童锁的烟具在售,所有水果口味的电子烟则全部下架。此前,蓝洞新消费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选购电子烟都只会选择非烟草口味的产品,该类产品的销量占比往往能达到90%以上。由于国标产品的评审非常严格,使得厂商的研发和上市过程明显放缓。很多正规电子烟销售店里的商品只手可数,有的品牌甚至只有两款烟弹可售。而在此前,单是某个品牌的烟弹就能摆满一个柜台。

然而“甜味”电子烟并没有因为国标的实施而消失,而是转入了地下。“虽然不能发朋友圈,但你想要的我都有,欢迎选购。”这是某电子烟销售的朋友圈留言。甚至有一些品牌电子烟销售店的旁边,就有一些销售“甜味”烟弹的黄牛出没。而一些电子烟集合店的店主甚至会帮熟客“代购”“甜味”烟弹,当然价格要比此前售卖的价格高出近80%。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甜味”烟弹的来源大多是新国标实施前商家有意多囤出来的货品,甚至有一些来源和身份都很模糊的电子烟替代品。

在某个以“蒸汽电子集合店”为名的电子烟黄牛提供的商品中,除了品牌烟弹外,一些可以自己灌注的水果口味烟油、被称为“奶茶杯”的一次性雾化器和插在吸烟口的所谓“调味棒”都成了其代替烟弹的热销产品。这位电子烟黄牛也坦言,品牌烟弹的货量越来越少,价格也是节节攀高,比如悦刻一盒薄荷味的烟弹已经涨到了158元。相比起来,上述代替品更具性价比。但是具体到这些替代品的厂家、品牌和安全性,卖家却讳莫如深。

控烟政策见成效 部分烟民打算放弃电子烟

电子烟诞生初期,一度成为传统香烟的“健康”平替,这也让不少人埋下了错误的认知。而随着电子烟“禁甜”和调税以及一系列影响电子烟市场的政策出台后,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减少消费的效果。

“也不是非抽不可。”一位女性电子烟烟民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本身不抽烟,就赶了个电子烟的潮流,如今自己喜欢的口味已经不再销售,她也正在控制自己吸电子烟的习惯,“家里还有点存货,打算抽完就戒了。”

也有一些烟民表示,之所以选择电子烟是看中其经济实惠,但是现在不仅涨价,购买也没有原来方便,口味也变少,于是打算放弃电子烟。

就连一些电子烟的卖家也在考虑转型。“原来一天怎么也能卖个一千元,现在有的时候几天都没啥生意,已经在考虑要不要继续了。”一家位于四惠的电子烟销售者表示。离他门店不远的隔壁街区已经有两家还挂着某电子烟品牌的底商大门紧锁。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消失的电子烟门店背后:非法产品暗中仍“泛滥”
南方都市报 2023-10-12
记者调查电子烟售卖乱象:“三无”电子烟 青少年线上线下轻易买到
法治日报 2023-06-19
头部大厂业绩腰斩、售价大降 电子烟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财联社 2023-02-05
非法电子烟泛滥,整肃市场势在必行
证券时报 2022-12-07
证券时报:非法电子烟泛滥,整肃市场势在必行
证券时报 2022-12-07
最新评论